军迷圈

外骨骼装甲?现实版钢铁侠 兴许能扛住灭霸的一个响指!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钢铁,一直一来是人们作为武器和防御最好的原材料,比如最著名的"矛与盾"之争,无非都是钢铁之间的碰撞。

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坦克的发明应用,矛与盾第一次得以合二为一,这也使得坦克成为了战争霸主,在战场上横行肆虐,无所忌惮。但是其体型也过于庞大,只能适合于开阔地形作战,一旦到了城市战场,狭隘的空间,使得坦克的机动性能大大降低,火力射击也会受到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这一弊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暴露无遗。后来,俄罗斯的车臣之战更加证明了,老式坦克不适用于城市战。于是为了适应现代战场环境,加强高科技技术的军民融合发展,外骨骼装甲成为了各国军工科技炙手可热的研究项目。

自从进入工业4.0时代,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装备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机器学习ML(Machine Learning)、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机器智能装备的开发,为军事装备展开了新的一页。未来士兵项目已经早已成为了美军21世纪的军事科技研发项目。外骨骼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使用者的活动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传递给信息处理器进行处理后,然后启动相应的机械部件来输出能量。在外骨骼中涉及的传感器种类很多,包括角辨向器、肌电传感器、地面传感器、肌肉压力传感器等等。同样,用于输出的机械系统主要有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

21世纪初,美国陆军开始研究"EHPA"计划,该计划开发一种机器骨骼,以提高士兵军事行动的打击能力。该计划在2005年初进行了第一个样本测试。测试者在戴上一个外骨骼机器人之后,士兵将成为一个拥有无限力量的超级战士,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和装备,增强火力,提高保护水平,克服任何障碍,高速前进,而不产生疲劳感。我国的第二代动力外骨骼系统还将提供对裆部、肩部、颈部、手腕和后背的轻装甲防护,这种单兵外骨骼在结构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解决了外骨骼大腿连杆抬腿高度问题、可降低膝关节转动力矩,从而保护人体膝关节并更大程度地降低外骨骼能耗。虽然我军相关装备起步较晚,但是在我科研人员的不懈奋斗下,相关科研单位在2015年举办的穿戴式外骨骼装备挑战赛中,可以发现我军已经开始在部分部队和军事科研单位开始试用新一代单兵动力外骨骼,并进行了对比测试。可见,我军的起步虽晚,但是在奋起直追下,目前已经可以追上国际潮流。对于单兵动力外骨骼的研发,不仅仅可以用于作战。在平时的救灾行动中也可以有很大用途。在相对于狭小的空间中,大型装备无法进入,但是装备与单兵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作业,可以极大的提高救援力度。

外骨骼战衣虽然目前处于研制阶段,但是相关的性能已经非常令人期待。通过使用外骨骼战衣,士兵的单兵负载可以提升几倍,甚至十几倍。同时,单兵负载的提升也以为着单兵火力与可持续火力的提升,很大程度是上加强了单兵的作战能力。在美国提出的外骨骼战衣中还包括了:及时的研判士兵的生命状况、对于受伤部位进行及时的外科处理;及时的研判战场环境,对于敌对目标威胁程度分级,然后回传至士兵操控界面,提高士兵的战场毁伤力度等等,在如今主要以城市战为主的战场环境中,这尤为重要。所以,未来外骨骼战衣的装备,必将再次改写战争方式,科技将再次改变战争。(利刃/CYY)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