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五代机型号终于确定:退出与俄罗斯的FGFA项目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近日,据印度空军的内部人士向国外媒体透露称,在2018年初俄罗斯军事代表团造访印度时,印度国防部就向俄方正式宣布:将退出俄印联合研制/生产苏-57的FGFA项目,并可能直接购买俄军装备的某些"完成发展的成熟战机平台",来填补FGFA项目下马后的空缺。
图为最新进入俄空军服役的苏-57战斗机(054号机),采用了少见的割裂数码迷彩。
由于"放弃FGFA项目",也就是"放弃俄印共同研制战机"的字眼太过明显且具有较强的冲击力,所以吃瓜群众都会很直观地认为"苏-57凉了"。但事实上,即便是在捕风捉影的小道新闻里,印度空军方面也依旧没有把话说死:"采购俄军装备的成熟战机平台"指的实际上依旧是苏-57。
图为苏-57(T-50)项目早期的规划图。可见与印度合作的FGFA项目被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事实上,作为FGFA项目的成果,苏-57已经到了接近第一阶段实用化的状态,其最后一架原型机已经在去年年底飞上蓝天(类似于歼-20的2017号机),这意味着在研发工作中,绝大多数该让印度花钱的地方,印度都已经"乖乖埋单"了,即便印度人在这一阶段彻底撤资,苏-57的变数也就只有生产量下降,以及连带导致的单机生产成本上升而已。换句话说,若彻底撤资,那得不偿失的将是印度人。
况且,除却快要到手,能在数年内形成初始化战斗能力的苏-57之外,印度人在第四代战斗机的选择上已经退无可退了。
图为"光辉"(LCA)MK2型战机的3D模型图。
如果将时间倒回二十年前,那么对于印度空军的四代机梦想来说,确实能有很多选择的余地:无论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卖力摇旗呐喊的"联合攻击战斗机"F-35,还是日后印度选择的FGFA,亦或是八字没有一撇的"印度自研四代中型战斗机AMCA",都算是还很有成长空间的苗子。
但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不止是那个还没见到一根"鸡毛"的AMCA,就连印度自研三代机LCA都走得磕磕绊绊,仍未到形成战斗力的标准;F-35战机倒是炙手可热,但2025年前其生产线所有的产能都被排得满满当当,印度要想拿到现机,恐怕最最最快也得等到十年之后。
图为韩国空军的第一架F-35A。该机的产能虽高,但依旧不够用。
因此,面对边境东北方向大量部署的先进三代战机,以及可能入藏的歼-20,还有巴基斯坦方向的JF-17第三批次,印度不得不在寻求先进三代半战斗机的同时,继续抱紧苏-57这根唯一能够奏效的大腿。当然,购入已经成熟并投入量产的苏-35S供印军应急也是有可能的,因为目前印空军的米格-27和米格-21等老旧战机已经开始退役,而苏-57暂时又解不了近渴。
图为印度斯坦航空情况糟糕的生产/维修车间。
当然,促使印度做出放弃FGFA的原因不止是要打压俄方的供应价,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空军对HAL(印度斯坦航空)生产和制造水准的不信任:由后者组装的苏-30MKI在服役中事故频发也就算了,其收费还比俄方更加高昂,运作周期也比苏霍伊原厂更为拖沓。因此,印度空军才不得不放弃由HAL制造苏-57,退一步转而向俄方寻求整机进口,同时压低价格。(利刃/TO)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