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国客机高空惊魂,为何不给乘客配降落伞?配备后伤亡更大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情解析

(受损的飞机发动机与玻璃窗)

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西南航空的一架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后发动机突然爆炸,碎片打穿了机舱的一扇窗玻璃,因为机舱与外界压力不平衡,结果一名没有系安全带的女性乘客被部分吸出机舱外,被其他乘客死死拽住。

而后客机机长紧急返回机场并迫降成功,据悉这架飞机的女机长曾是美国海军飞行员,是美国第一批具备驾驶F18战机资格的女飞行员。遗憾的是被部分吸出舱外的那位女乘客最终不幸遇难,美国方面正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乘客被吸出的位置)

这次事故并不是一起偶然的事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架美国客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时机体突然破裂,一名空姐被瞬间吸出舱外下落不明。2003年时刚果的一架军方租借的伊尔76在飞行途中舱门突然打开,造成100多名乘客被吸出飞机外,全部遇难!这也在提醒所以人,不光在乘车时需要系好安全带,乘飞机时同样需要系好安全带。

(飞机起降阶段时根本不具备跳伞条件)

关于客机安全问题,很多人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不给所有乘客配备降落伞,在飞机坠毁前大家都跳伞,这样不就可以减少伤亡问题了?然而实际上根据全世界所有的专家们统计得出的结论:不给客机配备降落伞反而有助于减少伤亡!这是一个很严谨的几率问题:首先客机不像军用飞机那样,需要进行各种高强度的机动动作,出故障的几率要远远低于战斗机。而且根据统计80%以上的飞行事故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降落阶段,那种情况下突然发生事故根本来不及让乘客跳伞,配备降落伞也就毫无意义,反而会增加运营成本。

(迫降成功的客机,如果当时选择让乘客跳伞,反而会增加伤亡)

而剩下的高空事故中,现实中有很多次都是靠机长沉着冷静的驾驶让飞机平安迫降回机场,乘客几乎毫发无伤;但是假如配备了降落伞,飞行员自己跳伞反而生存几率更高,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专业的,有的甚至是前军方飞行员,这时飞行员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放弃了迫降选择了对自己安全系数更高的跳伞,然后乘客呢?动辄100多名的乘客怎么可能井然有序的去跳伞?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高空跳伞无异于自杀,儿童老人也不具备独立跳伞的能力。

所以说不配备降落伞是乘客的安危与飞行员捆绑在一起,让飞行员竭尽全力去迫降飞机,保护乘客。假如真的配备了降落伞就会造成现实中很多原本能平安迫降的飞机,但飞行员却选择跳伞,最终造成乘客跳伞过程中出现大量不应该的伤亡,就等于给客机配备降落伞变向增加了乘客的伤亡率!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高空跳伞的生存率很低)

还有人会说,以后搭乘飞机的乘客必须学跳伞不就解决了?但这也不能提高生存率,首先巨大的培训费用没有人愿意掏,其次现代飞机飞行的航线不是经过大洋就是城市、荒野甚至热带雨林,在这些地方跳伞意味着落到大海里喂鱼、落到城市的高楼大厦水泥建筑上面受重创、落到热带雨林就此失踪,肯本来不及救援。

并且高压机舱在开门前需要泄压然后开门,出事故的飞机很少会平稳飞行,乘客想排着队去跳伞的条件基本不存在。所以说为了保证飞行员尽职尽责的保护乘客、保证不具备跳伞能力的儿童、老人权益、保证不出现本可避免的伤亡,客机不会配备降落伞!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