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B已成功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降,未来是否会上驱逐舰?

军迷圈官微
文|火器营
近些年来随着F-35B垂直起降战机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做出了将其两栖攻击舰或者直升机航母改装为垂直起降战机航母的想法并开始付诸实施,尤其是美国的F-35B已经成功在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上进行了起降训练,更加证明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理论上来讲只要甲板够宽、能够承受舰载机起降时的高温就能够搭载实现垂直起降战机,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两栖攻击舰都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机,驱逐舰是否也可以对甲板进行改造搭载垂直起降战机进行作战呢?

当前由于航空母舰造价过高导致一些想要为舰队提供空中保护的国家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而如果驱逐舰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机的话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水面舰艇具备一定的空中作战能力,如果舰艇规模足够大且抓住战机的话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附近海域的制空权进而可能扭转整个战局。
驱逐舰携带战机并不是没有先例,早在二战时期由于当时的侦察手段十分有限于是人们就想出了在驱逐舰或者重型巡洋舰上搭载水上侦察机的做法来满足侦察和炮击校射的需求,弹射器加水上飞机的模式在当时成为了主流,比如美国的弗莱彻级驱逐舰就能够搭载一架翠鸟水上侦察机执行任务。

不过在二战后随着喷气式战机质量和速度都提高了许多,再加上侦察手段也实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因此驱逐舰上搭载的水上固定翼飞机就被换成了直升机,目前大多数的驱逐舰甚至是护卫舰都有舰载的反潜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
不过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建造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拥有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研制和建造能力,但是为远洋舰队提供空中保护的需求却一直都在。

恰在这一时期以美国F-35B为代表的垂直起降战机横空出世了,尽管F-35B完成垂直起降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但是其依然能够拥有至少800公里的作战半径,这样的作战半径足以为一支大型的水面舰艇提供空中保护了。
而F-35B的翼展只有10.65米,机高也只有5.28米,不少大型驱逐舰的机库堵比这个要大了,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对大型驱逐舰的机库进行适当的改装或者采用同航母一样的机库在下甲板在上的模式并对甲板进行适当改装就能够实现驱逐舰搭载垂直起降战机。

所以未来很可能会有搭载垂直起降战机的驱逐舰出现在大家面前,编队中一部分驱逐舰搭载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一部分驱逐舰搭载垂直起降战机进行制空作战。不过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讲垂直起降战机在驱逐舰甲板上起降风险还是太大,不过F-35B既然已经实现了在两栖攻击舰上的起降,那么在驱逐舰甲板上的起降自然也可以实现。因此垂直起降战机上驱逐舰这并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