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研发人工智能战机:完全不依赖人 可自己决定打谁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喜欢军事的朋友们,一定对于军事类电影十分热衷,尤其是科幻类的军事题材电影,一定是大家的最爱。在2005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绝命飞行》中,就讲述了一架人工智能无人机“艾迪”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要讲述的是刚刚结束飞行训练的四架隐形无人战机在编队返航的途中突然被一束来自低空的强雷电击中,四架无人战机中的一架名为“埃迪”的无人机由于受到雷击,其控制系统受到了强电流的冲击而导致了无人机上的智能计算机的“苏醒”,从此,艾迪直接真正的拥有了“人类的智能”,拥有人工智能的无人机艾迪变得凶猛异常,最终费了好大的劲才将艾迪解决。

电影拍摄效果极为令人震撼,使得很多人开始萌生打造智能化无人机的构想。随着这么多年人工智能取得的长足进步,此时打造一款较为智能的无人机变得具有可操作性。日前,国外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国目前正在谋求打造一套智能无人机作战系统,这套系统将改变此前无人机的作战模式,使得无人机的作战效率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随着军用无人机在现代战场的广泛应用,其基本可以代替空军执行大部分的侦查与打击任务,因此,也成为了各国军队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但是今天的军用无人机大部分仍旧需要人类的干预才能执行任务,无人机平台都是由人类远程操控,对预定目标的打击,也是需要处在操控端的人类来来决定是否执行,总之这一切都需要人类的全程参与,虽然相对于有人驾驶的飞机而言,这已经极大地降低了飞行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几乎完全保证了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无人机的弱点也表现无遗,那就是远在操控端的飞行员只能依靠传回的数据与影像来判断战场形势与目标状况,这极其容易造成误判或者战机延误,因此,开发出兼具有人机与无人机双重优点的智能无人机就被提了出来。

智能无人机的产生,必须依靠两大技术的合成,那就是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众所周知,无人机技术第一梯队只有中美两个国家,中国的无人机技术更为全面与个性化,例如2005年出现的双机身“神雕”无人机。拥有优秀的无人几乎是使得中国有资格去开发智能无人机技术。另外一项必须的人工智能技术,我国依旧走在世界前列,在过去的一年,人工智能入选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由此可见,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走向普及化,相关技术高度也开始领先世界,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在中国,两者的集合已经开始,但在军事领域还没有相关消息。但是,拥有世界一流的无人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中国没有理由不发展智能化无人机技术。如果一旦发展成功,具备强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无人机将具备恐怖的战力,甚至,其在未来完全可以替代有人战机,进行独立作战。对于我国生产人工智能型无人机,我们表示乐见其成!(利刃/张阳)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