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全球口径最大的现役巨炮:能打核弹头 只带4发炮弹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在德国通过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之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面战役从此爆发,在长达四年的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人在德国这个强大对手的"陪练"之下可谓将战前制定的装甲载具使用教义彻底推翻重来。战争期间苏联在可移动的支援火炮领域发展迅速,比较著名的装备有BM-13"喀秋莎"火箭炮和一系列拖曳式火炮,以及SU-152之类的自行火炮。苏联人在战后的炮兵发展思维同样深受此影响,为此苏联人发展了多种用重型车辆底盘搭载的"巨炮",其中2S7"牡丹花"(苏联很多自行火炮都喜欢用植物来命名)203毫米自行火炮无疑是这种思维的代表作。

2S7的原型车之一

随着T-80主战坦克的服役,苏联人拥有了一个现代化的履带式底盘,可以从这个优秀底盘上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的装甲兵器。2S7自行火炮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在坦克和步兵进行攻击时,为其提供可移动的支援火力。作为一款基于T-80底盘改装而来的自行火炮,其全长达到了10.5米,宽度为3.38米,高3米,战斗全重46.5吨。该自行火炮采用了一款输出功率为840马力的V-46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并且保留了用于越野行驶的扭杆悬挂系统,这让2S7自行火炮最快能开到每小时近50公里。

描绘2S7自行火炮的艺术作品

在主要武器上,2S7拥有一门口径达到203毫米的2A44型榴弹炮,该炮配备有一体化安装的反冲设备,在使用普通弹药的情况下最大射程达到了37.5公里,采用火箭增程弹时这一数字被提高到了47公里,甚至可以发射核炮弹!其射击仰角最高可以抬到60度。

圣彼得堡炮兵博物馆中的2S7

2S7自行火炮的发射过程比较复杂,发射之前它需要将位于车体后部的"大铲子"放下了以支撑全车,并且需要专门的弹药运送车以保证2S7具有持续的火力输出能力。一开始2S7的射速非常缓慢,平均只有每分钟一发。到了后来改型2S7N出世时,这一标准被提升到了每分钟2.5发,并且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后来又推出了2S7M型,将其可以携带的203毫米炮弹数量达到了八发,而2S7的基本型只能携带四发。

乌克兰内战期间的2S7自行火炮

历史上2S7装备过多个国家,包括安哥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格鲁吉亚,波兰,乌克兰等,苏联解体之后2S7被各个加盟共和国瓜分,不过一直到2014年的乌克兰内战期间,由于乌克兰政府军极度缺乏技术兵器,因此他们将大量封存的前苏联装备搜刮起来,进行简单修复之后就投入到前线,大约100门2S7在此时被修复后再度投入战场,并且一度给东乌军队带来了不小损失,这可能是这款老兵最后的辉煌了。(利刃/陶波列夫)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