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记得飞虎队?这支援华航空队无偿参战,击落日机数百架

军迷圈官微
文|铁血视角
清明期间,新华社华盛顿4月3日电,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遗孀、著名美籍华人、中美“友好使者”陈香梅女士3月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家中逝世,享年94岁。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陈香梅女士……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陈香梅女士不幸逝世深表哀悼。

不过回到那段历史,我们确实还有别的话要说。
当年国民政府其实早已意识到对日战争不可避免,而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也被认识。当年是蒋家王朝,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交给老婆靠得住,名头上宋美龄是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还被美其名为“中国空军之母”。那就看看这个“空军之母”干了些什么?

1934年,国民政府组建中国空军,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倒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办航校、修机场。但是在最关键的买飞机上,专供宋美龄购买飞机的“中美飞机公司借款”1500万美元,她听从宋子文的“建议”,认为当时飞机技术日新月异,怕买回来几年后过时,手中拿着钱,到时还怕买不到飞机?先存在银行生息吧。宋家搞搞财政也就罢了,搞军事误人呀。作为高技术兵种,飞行员要熟悉飞机、磨合战术,形成战斗力那是需要时间的!

实际情况是,当年中国空军号称600架飞机,能用的仅一半,主要用于训练飞行员。战争爆发,实际上飞机也不好买了。从下订单到得到飞机,哪里还赶得上战争需要?本来国民党空军已向欧美国家订购了363架飞机,但到1938年4月仅得到85架,其中还有13架未装好。中国空军在战争初期很快就拼光了本来不多的数百架飞机,1938年打完武汉保卫战,国军就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空中力量了,战场制空权很快易手。

“空军之母”怎么办?只好依靠洋人。1936年宋美龄聘任陈纳德为中国空军顾问,于是1940年要陈纳德去美国招募飞行员和购买飞机。而陈纳德忙到1941年8月1日,成立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俗称“飞虎队”,陈纳德担任上校队长,开始参战。

那么1938年以后直到飞虎队参战前,中国空军靠什么,自己的飞机几乎打光?那时靠的是苏联援华航空队。由于担心日本侵略苏联远东地区,苏联采取了支持中国抗日的立场,在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给予了全面和广泛的援助。1937年8月20日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1月组成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作战,直至1941年6月22日,由于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大规模援华中断。
这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并先后向中国出售1285架飞机及其他作战物资。苏联还派遣空军志愿队员2000余人来华参战,先后进驻南昌、武汉、重庆、梁山(今梁平)、四川省成都等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其中200多名官兵为之献出生命。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么?陈纳德招募美国飞行员,每月薪金600美元,打下一架敌机奖励500美元,他们的薪金超过美军现役飞行员,这基本就是雇佣军嘛。而苏联援华志愿队则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中国抗战对维护苏联远东安全有重大作用),属于一支有信仰的队伍,他们在华英勇作战,并没有要国民政府出资。战绩对比,苏联援华志愿队也超过飞虎队。
据苏联公布的战史资料,从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参战,到1939年底基本从各地机场撤出,共有700多名志愿队员直接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四川省成都、重庆、兰州等地的25次战役,出动飞机千余架次,击落日机数百架,炸沉日军各类船舰70余艘。苏联的援助,对国民党空军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当时,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几乎拼光,急需补充。而在这关键时刻,苏联的大批飞机却源源不断运进中国。到1938年2月止,苏联出售给中国的飞机为232架,合2254万美元。
直到1942年7月4日,美国航空志愿队转变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陈纳德担任准将司令,美国政府正式支持中国抗战。1943年10月,中国空军中美混合飞行联队在桂林成立,中美混合团在陈纳德指挥下转战各地,成为抗战后期中国空军的主力。
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政府介入前,苏联援华航空队对中国抗战起到巨大作用,远超飞虎队。“中国空军之母” 干的事,不过是为掩饰自己在空军建设上犯下的错误,用本来该建设中国空军的经费,高价聘请了一支“洋枪队”,说她是“美国空军之妾”应属恰当。
当然,我们应该感谢飞虎队,不管怎样,他们为中国抗战贡献了力量;我们更应该感谢苏联援华航空队,他们受苏联政府秘密委托,为支援中国抗战贡献更大。比如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大队长,驾驶德勃-3轰炸机轰炸了日占汉口王家墩机场,返航时遇上日军战斗机群。库里申科带头接敌,率先开火。轰炸机大队击落日机五架,库里申科飞机被击伤。他带伤飞返,在万县长江迫降,领航、报务、轰炸员均泅渡上岸,但是库里申科因劳累过度,无力泅渡而牺牲。

由于苏联是秘密参战,虽然当年中国为他举行了隆重追悼会,但是他的家人只知道他是执行苏联政府委派的秘密任务而牺牲。“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直到解放后,我国政府才找到他的家人,他的家人才知道他是为中国的抗战而牺牲!1958年他的家人来到万县扫墓,一支女战士合唱团用苏联歌曲“光荣的牺牲”祭奠他。
但是这里阙如的是中国空军。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蒋介石意识到“应准备相当的空军以谋自卫”,“空军事业为国防上必不可缓之主要设备”,着手制定计划,建立航校、聘请顾问、购置战机,发展空军。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空军已有9个大队,及5个直属中队、4个运输机队。当时全国计有机场262个,各类飞机600余架,只有305架可用于升空作战。
同时期,日本可用于作战的飞机有约2300架,数量是中国的7倍。日本最初用于中国战场的飞机为443架,后来最多时在800架以上,实力远在中国空军之上。但是如果“空军之母”早点买飞机,中国空军的作战效能也并不差。他们抱着“保家卫国”的决心,不畏牺牲。只要得到更多的训练,相信会有更多战绩。
当然,日本有自造飞机的工业实力,月产飞机60架,且能不断更新相关技术。而中国工业落后,空军所用飞机全部来自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各国。从这一点看,日本迟早取得制空权。但是空军之母没有错误决策,中国空军是能打出更好战绩的,毕竟自己的领空最终要靠自己来保卫!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参加淞沪会战。当日,在杭州笕桥上空首次应敌,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国民政府后来将这一天定为“空军节”。时任第24中队队长的刘粹刚,从8月16日击落1架侦察机,至10月12日击落日军当时精锐的“91式驱逐机”,共击落日机11架(官方纪录7架)。刘粹刚牺牲于1937年10月26日,年仅25岁。他在给妻子许希麟最后的家书中写道,“真的,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们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柳哲生是在官方纪录(有旁证或敌人记录在案)中击落日机最多的飞行员,当时国民政府规定,凡击落1架敌机,即能获颁“一星星序奖章”,以此类推,柳哲生凭借单独击落敌机9架的战绩,获得独一无二的“九星星序奖章”。

陈怀民1936年参战后,击落击伤敌机多架。1938年4月29日在武汉上空的空战中,陈怀民在身受重伤,飞机油箱起火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在武汉数万市民的注视中,驾机撞向敌机,与日本吹嘘的“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是世界空战史中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武汉以他命名了“陈怀民路”。

抗战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世良好,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自觉的爱国心。受教育程度高,是抗战期间空军同陆军、海军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些空军烈士牺牲时,大都只有20几岁,以至于“同年入校, 同年毕业, 同年牺牲”, 这种情况在中国空军抗战中极为普遍。
2010年9月,芷江机场,陈纳德将军雕像建成,位于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左侧,像高4米。苏联援华志愿队虽然未能足够宣传,在武汉、重庆、南京也有纪念碑。

在这个清明节,我们遗憾的是,中国空军未能在抗战中取得更大战绩,拥有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清明时节雨纷纷。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中国空军的英雄们,安息吧。
祖国的领空,再也不容外敌侵

作者: 平教授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