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威力巨大但射程很短,现代海战中鱼雷还有用吗?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火器营

鱼雷作为一款海军的重要武器装备,最早的原型是在19世纪初出现的的 “撑杆雷”,这是一款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的武器,但由于其航速低、射程近,导致这款武器并未投入到实战中去。

直到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鱼雷,这类武器才开始正式投入到战场上去使用。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向土耳其 “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由此开创了海军舰艇大规模装备鱼雷的新时代。当时世界各国海军强国,如英、法、美、德等国家,都开始大量为本国海军军舰配备鱼雷,就连腐朽不堪的清朝北洋水师也装备了鱼雷这款新型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确立了鱼雷在舰船武器上仅次于火炮的地位,是海军舰船对敌方舰船发起攻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舰艇数目为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鱼雷成功的在这两次全球级的大规模战争中证明了其优秀的作战能力,鱼雷由此更加受到各国海军的青睐。

然而在数百公里外就能摧毁敌方舰船的今天,鱼雷这款武器就开始尽显颓势了,虽然鱼雷的威力很大,两三发鱼雷就可以击沉一艘大型航母,但和现代化的反舰导弹相比鱼雷普遍都存在射程不足的通病。从二战结束后爆发的局部战争中海战的情况来看,现代战争已经很少出现近距离火炮对空、鱼雷对射的场景了,都是飞机或者军舰携带反舰导弹在远程发起攻击,鱼雷这类传统的军舰舰载武器也慢慢的淡化出了人们的视角。

但目前定义鱼雷是否应该退出海军装备的舞台还为时尚早,鱼雷目前作为重要的反潜手段依旧还在被各国海军大量装备,同时鱼雷也开始了装备技术的革新也为新一代鱼雷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转机。以俄罗斯“暴风”鱼雷为代表的一批超空泡高速鱼雷正在悄然装备中,如果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鱼雷射程和航速的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作为海军的一种重要武器来装备部队使用。

本文由火器营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