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机枪性能平庸:但是为何却在中国战场备受欢迎?

军迷圈官微
文|战争之王
提到机枪,很多人就会想到强大的火力,确实,机枪这种武器自诞生以来,就被用于活力压制等这些任务,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却有这么一款机枪,火力一般,整体也比较平庸,但是缺在中国战场备受欢迎。
Zb26捷克式机枪
这就是著名的捷克式机枪,按照现在的眼光,其仅有20发子弹的弹匣,较低的射速,几乎还不如现在的突击步枪,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款机枪在二战中可谓是极为著名,不仅中国军队,像日军、德军等也装备有这种武器,那么当时这款武器又是怎样走向巅峰的呢?
ZB26机枪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国家的主力武器还是老式的手动步枪,弹容量低,而且火力极为薄弱,比如汉阳造步枪就是五发弹容,火力也较弱。而一战中是这样,二战同样如此,二战中仅有美国大量装备了半自动步枪。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捷克式这样的轻机枪才有了用武之地。
ZB26机枪射手与副射手
首先其不同于重机枪,当时的大多数重机枪为水冷型,需要保持水的供应,而且质量太大,需要数名士兵才能携带,使用不便,容易遭到敌方火力重点打击。而轻机枪则可以伴随步兵作战,机动灵活,能够避免被敌军火力消灭。此外,其一般仅需要两个射手,没有重机枪那样占编制。
博物馆中的ZB26机枪
而在中国战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弹药问题,重机枪等一般更消耗弹药,而且重机枪制造成本高,因此捷克式这样的轻机枪,仿制起来更加容易,而且弹药消耗问题不严重,所以就很受欢迎。而当时的日本军队由于自动武器缺乏,也将缴获的捷克式机枪装备使用了起来。而一贯以武器技术先进的德国也是这样,由于MG34/42机枪产量不足,德国就将占领的捷克生产的ZB26装备了自己的部队使用。而英国人装备的布轮式机枪,实际上还是脱胎自ZB26后续的ZB33机枪。
使用ZB26机枪的日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