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决战草原!中外支线客机齐飞内蒙 胜出者将赢得大单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近日,成都航空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首度开赴内蒙,执飞呼和浩特至乌兰浩特的往返航班。据悉,这是ARJ-21-700首度脱离成都航空专用保障体系,对位于内蒙的“潜在客户”进行“演示运营”。

图为注册号B-3321的ARJ-21,该机是2016年交付的106号机。

而就在二月底,巴西航空工业新下线的一架ERJ-175LR支线客机也并没有交付使用方,也就是美国联合航空,而是远渡重洋直接飞往中国内蒙进行“演示运营”。据巴西航空工业的消息人士表示,该机的“潜在客户”就是2017年年初在内蒙成立的“天骄航空”。

通过查阅相关公开资料可以得知,天骄航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主要业务将是“支线航空运输”,主运营基地设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这也和目前ARJ-21-700支线客机的定位以及运营状况相吻合。

图为成都航空的A319-112干线客机。

在项目规划的最初期,ARJ-21把其目标瞄准了东部沿海地区,立足于二千公里以内的支线航班。但计划没比变化快,在高铁路网成型之后,航空公司经营短程(飞行距离一千公里以下)航班时,运营成本和到达预期时间都不如高铁。

因此,东部地区的短程航班在近十年内大幅萎缩,但另一方面,一千至两千公里的“支线航班”的客流量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大幅增大,甚至在成都-浦东这样的中东部地区航线,由干线客机执飞都有“一票难求”的毛病,更何况自诩支线客机载员不过百人的ARJ-21。

图为在黑河瑷珲机场进行适应性飞行的ARJ-21。

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东部经济热点地区都“不吃香”之后,“向西,向北”就成了ARJ-21唯一出路:一方面广阔的中国西部地区客流量相对较低,使用干线客机执飞中短程航班明显不经济;另一方面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不仅没有高铁,由于经济效益问题短时间内也不会通行高铁,“传统低成本支线客机”在此便可得以大行其道。

但支线客机并非只有中国商飞一家涉足,诸如加拿大庞巴迪、巴西航空工业之类的“支线客机大户”早已在此扎根多年,而后者的客机更是能在经济性上“吊打”波音737和空客A319等小型干线飞机,被国内的廉价航司所广泛采用。

图为天津航空的ERJ-195。

目前,巴西航空工业的各款支线客机在国内执飞的航线有550条之多,而ARJ-21支线客机执飞的航线数可以说“仅达到对手的百分之一”,份额上则更不是巴西航空工业的对手。

不过,商飞和ARJ-21倒不能说是“胜算全无”。毕竟国内航企运营数量最多的ERJ-190和ERJ-195相对而言比较“大”,而此次巴西航空工业特意飞来内蒙古展示的ERJ-175LR则尺寸稍小,在此之前并没有国内航司运营该机。

图为成都-上海首航仪式上的ARJ-21。可以看出该机尺寸并不大。

客观来说,国产支线客机在这之前一直都相对封闭,没有和国外同类产品对比的机会。而此次天骄航空公开提出(或商飞主动)让ARJ-21前往内蒙古进行演示运营,则可以算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

若ARJ-21得以在实打实的横向比较中击溃ERJ-175这一款已经被世界各国航空市场证明其成功的支线客机,那这一结果不仅能振奋人心,还能加速ARJ-21走向海外的过程;若ARJ-21最终不幸折戟,“演示运营”对于商飞本身也是一份赶超学习的好教材。(利刃)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