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军也搞航母杀手了 可惜起步太晚 早被中国甩在身后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此前,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3月19日当天进行了一次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的试射,据说当时AGM-158C LRASM从B-1B轰炸机上发射精确的击中了海上目标。

(图为洛克希德公司官网公布的LRASM导弹命中目标)

美国海军在2015年将空射型LRASM命名为“AGM-158C”。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是目前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一款反舰导弹,目前只服务于美军,它可以通过海上发射、空中发射(空中发射主要是这几类战机来实现Mk 41垂直发射系统、F/A-18黄蜂式战斗攻击机、F-35闪电II攻击战斗机、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等多种发射形式发射,并且导弹自己能够智能选择目标进行攻击,这是美军之前的反舰导弹所不具备的功能。据洛马公司LRASM(AGM-158C)项目负责人介绍说LRASM导弹至今已经完成了第六次试飞任务,其可靠性和高性能将帮助美国海军在短时间内夺取制海权。

(图为飞行中的B-1B)

该导弹空射型发射重量约1.1吨,舰载型约2吨,战斗部重量450公斤,以高亚音速飞行,射程能够达到480公里以上。这种新型导弹将在未来取代“鱼叉”反舰导弹(即AGM-84反舰导弹,于1979年装备部队使用,是美国海空军现役最主要的反舰武器,可以自飞机,各类水面军舰以及潜艇上发射)。根据生产方的声明,该导弹将在2018年首先装备空军的B-1B轰炸机,每架飞机最多可以携带24枚。2016年,美军太平洋地区总司令哈里斯曾在参议员军委会会议上表示要尽快服役这种导弹,以应对来自中俄的威胁,他的原话是“是一种我们需要尽快准备就绪的非常重要的装备”。由此可见,AGM-158C对于美军的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它具备隐身外形设计和具备人工智能的引导系统,因此也是美国的“杀手锏”(中俄也有航母啊,我也可以反制你们)。B-1B是美军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系列的一个改进型号,前几天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试射就是由它来完成的。最初始的B-1“枪骑兵”是美国空军开始使用于冷战末期的一种超音速可变后掠翼重型长程战略轰炸机,它是由北美航空(后被波音公司收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服役。在六十年代的时候由于美军当时的B-52轰炸机在面对新式防空系统和导弹下,难以生存,所以急需开发出新一代具隐身性能的“先进技术轰炸机”。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美军提出了多种建造方案,包括XB-70、F-111等方案。直到北美航空在1970年初又提出以B-70技术为基础的B-1轰炸机,并在当年造出4架B-1A原型机。

1977年时,因为B-1A造价过于昂贵的原因,被当时的美国政府喊停。直到里根总统上台后才恢复订购自B-1A改良的B-1B轰炸机,1983年进行试飞,1985年正式服役美国空军。在1990年12月的沙漠之狐行动(理由是伊拉克未能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所以美国“替天行道”)中,B-1B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空中轰炸,这是它第一次参加实战。1999年,北约各国对塞尔维亚所进行的联合轰炸任务中,B-1B在仅出动2%的情况下投掷了当时20%的炸弹。B-1B轰炸机上一般4名成员,包括指挥官、副驾驶、攻击系统操作员和防御系统操作员。全长44.5米,翼展41.8米,最大起飞重量216400千克,它的6个外挂硬点,可携挂约59000磅(27000千克)的炸弹,此外还有3个内置弹舱可携挂75000磅(34000千克)炸弹。美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战斧”导弹,由于其全程飞行速度慢,容易被拦截,所以将来战斗机和远程防空导弹都可以对它进行有效拦截,这样“战斧”的突防能力就大大下降。而美国最新研制的LRASM导弹,虽然在射程上不及战斧的2000公里有效射程,但是前者本身具备隐身特性,因此直到接近到敌方舰艇之前,生存性是较高的。试想如果将来LRASM导弹被放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那中国海军的防御难度将大大增加。要想防御这种导弹,必须运用“红旗16”、近防炮、“红旗10”进行点防御和短程防御才能起作用。中国目前服役的鹰击-18以其优异的突防性能,只要可以突破就会对美军舰艇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如果中国将来可以在其基础上大幅提高隐身性能的话,一样可以提高攻击效率,削弱美军远近程体系。不过据说中国并没有开始研制鹰击-18的隐身升级版。要说航母“杀手锏”,估计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师傅。(利刃WT)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