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16战斗机不隐身?其实它的这一系统,还真符合隐身要求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加特林

歼-16战斗机,近日成为一大热点!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简单事实,它作为歼-11的改进型,并没有隐身能力。

不过,歼-16的其中一个核心系统,还真的满足隐身标准!

歼-16

这里说的,就是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笔者作为空军世界站长,在这里为您分析这一问题:

其实,笔者认为歼-16没必要造太多了,在中国已经能批量制造装备歼20等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背景下,制造太多可能要几亿元一架的歼-16,意义不大。

但是,毕竟已经有了歼16这一多功能战斗机,咱还是得多支持!

歼-16的雷达,是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世界上体制最先进的雷达。歼20、歼-10C也配备了这类雷达。这一雷达的隐身能力,其实是说有着“低截获概率”,令敌人不易捕捉到它,特别是难以形成有效跟踪,因此难以通过这一手段来定位歼-16。

雷达的低截获概率,是目前各国追求的一项军事设备技术。它主要指雷达辐射的信号特征,难以被对方电子侦察设备捕捉,所以对方很难根据雷达信号实现探测定位。

歼-16

歼-16的雷达,具备低天线旁瓣等出色特点。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特点是指歼-16雷达在除了主要探测方向的空间里,只会辐射极低的能量,因此对方的电子侦察系统在大多数方向上都很难探测到这一雷达。

目前,全球各个军事强国的战斗机、防空导弹都使用了各种电子情报系统,用于探测对方的雷达。它们在分析定位对方的雷达与无线电信号后,能够有效的给出便于发起干扰和反击的数据信息。因此歼-16的雷达的相关优点,特别有利于与电子情报系统对抗作战。必须补充的是,歼20、歼-16自身也使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情报系统。

歼20装备复杂的电子情报系统

歼-10A、歼-11的传统雷达,在上述先进电子情报系统面前,容易暴露自身,甚至惹来对方的攻击。因此,歼-16的最新雷达,通过有效的“隐身”能力增强了自己的生存力。

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这造就了歼-16雷达“隐身”的技术基础。这类雷达的低天线旁瓣能力本身就很出色。

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歼-16这一有源相控阵雷达,通过多个有源发射接收单元,实现电磁波相干,获得多个雷达无线电波束。这样,歼-16战斗机只靠一台雷达,就能在同一时间段搜索跟踪多个目标,甚至同时进行对不同目标进行工作状态不同的探测,例如搜索或跟踪。

这一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着抗电子干扰能力出色的长处。此外,歼-16雷达因为可以有多个波束同时工作,因此在需要完成多样化的探测任务,可以“并行”执行,令其工作时间压缩到最低,减少敌人发现它的几率。

枭龙Block III改进型将采用中国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

不夸张的说,中国战斗机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赶上美军水平,超越了英法等国家。俄罗斯干脆就没有啥像样的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美国最先进的同类雷达,是F-35战斗机将全面装备的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它比F-22的雷达还要更出色。但中国已经全面开始普及装备这一雷达,从歼20到歼-10C、再到歼-16,甚至巴基斯坦的成飞JF-17枭龙Block III改进型,都在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因此中国已经在这一领域与世界最高水平平起平坐!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