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空军已经有歼20了 为什么还是比不上美国空军?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近日,据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在“军事平衡”方面,中国海空军的空中力量于近年来增长显著,譬如其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将在2020年之前在第一线部队形成战斗力,仅次于美国空军,也将对后者的隐身战斗机垄断地位造成打击。

图为中部战区某旅所属的歼-20战斗机。

在报告中,“国际战略研究所”列举了数据,并描述中国的“防御性航空力量”在近年间有显著进步,在令中国转变为全球军事力量的同时,还使得中国的空中力量拥有了挑战任何对手的机会。因此“国际战略研究所”认为,美国及其盟友在过去30年里竭力保持的空中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事实真的如此么?

图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7GB。该机于2009年退役。

在外国军事评论家眼中,中国空军的现代化速度的确是惊人的:在200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八一飞行表演队还以二代战斗机歼-7GB示人,而仅仅一年后,歼-20就在成都飞机制造厂的跑道上现身,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当然会令旁人难以适应。

但事实上,一个人口总量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庞大国家即便是率先装备下一代战斗机,于情于理都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中国海空军做的不是“称霸”,而是“补课”!

图为最后一批飞行的歼-6战斗机。

譬如典型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6,其原型米格-19早在1970年之前就从苏联空军的一线部队中退役,波兰和罗马尼亚之类的华约成员国要稍晚些,但也都在1975年前后就将米格-19全部以更新型的第二代战斗机,譬如苏-7或米格-21等机型替代。

而中国空军的歼-6则一直服役到2006年,最后一批歼-6退出空军作战序列则是2010年,基于歼-6魔改的强-5更是生产到2012年,直至2018年才退役!

而这距离米格-19的首飞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之久,就连中国出口歼-7G系列机型的目标客户,也就是“亚、非、拉”国家,也早已把米格-19系列机型推进了废铁堆里。

图为试飞时的美国YF-16战斗机原型机。彼时中国空军的歼-7国产化进程尚未完成。

纵观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就建成了完备的第三代战斗机部队。换句话说,在2010年之前,中国空军的战机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国腾飞的经济地位更是完全不相称。

而在高速发展了近十五年后,中国空军的“现代化进程”完成了吗?答案当然是“不”。截至目前,中国空军依旧有数百架落后的第二代战斗机需要替换,现代化配套机型更是几乎空白。

图为美国空军KC-46加油机和C-17运输机。

以现代化空中加油机举例,光是日本航空自卫队就拥有4架KC-767加油机,韩国空军也订购了4架A330MRTT,就连国土仅仅只是一块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其空军也订购了6架之多的大型加油机A330MRTT,而中国空军迄今为止仅拥有3架伊尔-78,因此,称中国“在空中优势上对美造成威胁”,是完全不恰当也不正确的描述。

当然了,如果要将美国及北约的空中优势描述成“随意进出中国周边空域”,乃至“随意进出中国领空”,那羽翼渐丰的中国空军的确是对这一“优势”提出了挑战,并造成了实际威胁。只是这一说法究竟是否能得人心呢?怕是只有所谓的“智库”自己心里才清楚吧。(利刃)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