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羡慕啊:美国超级直升机能吊起F15 单价比五代机还贵

军迷圈
文|谷火平
近日,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宣布,其制造的最新款重型直升机CH-53K“种马之王”在佛罗里达的西科斯基试飞中心完成了关键测试。而在测试当中,CH-53K首次完成了吊挂36000磅(16.32吨)载荷进行起飞,以及吊挂27000磅(12.24吨)载荷进行高速飞行的科目。
图为正在进行吊挂试验的CH-53K“种马之王”。红色的货盘重达16余吨。
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西科斯基而言,CH-53“种马”系列直升机的第三代“种马之王”是毋庸置疑的,最大的直升机,其全备起飞重量超过40吨,已经接近重型战斗机的标准。
巨大的全重和体型源于海军陆战队苛刻的要求:它必须要能同时吊挂两辆“悍马”、或一辆新近服役的“联合轻型战术车辆”,或3个重4082千克的补给盘。
图为吊挂JLTV(联合轻型战术车)的CH-53K。由于替代悍马的JLTV重量超过10吨,这就对CH-53K的吊挂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吊挂一辆JLTV或海军陆战队的LAV装甲车,或总重量不超过12.24吨的载荷时,CH-53K能在高温高湿的海洋条件下飞行200公里,将货物送到目的地。
而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使用的,CH-53K的上一代,CH-53E的吊挂和续航能力,综合起来也只有CH-53K的三分之一!而纵观全世界的同类重型直升机,这样的吊挂能力也是绝无仅有的。
图为俄空军的MI-26直升机。
当然,畅销多国,并在消防、起吊等关键民用领域称王称霸的俄制MI-26直升机依旧牢牢掌握着现役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以及最大起重重量的桂冠。
但和需要在航母、两栖舰以及战区最前线起降的CH-53K不同,MI-26实质上是一款“垂直起降的轻型运输机”,其飞行速度、角度和飞行包线都有严格的限制,在实战中并不能像CH-53K般轻松地闪转腾挪,甚至在攻角大于30度时就有坠毁的危险。
而这也就是MI-26使用两台持续输出达8500KW的发动机(D-136)就能拥有20余吨的起吊能力,而CH-53K装载了3台能输出7322轴马力的T408发动机,却最多只能携带16吨载荷起飞的原因:后者需要在战场上,甚至是敌军火力覆盖下“飞”起来,而不是像前者那样慢腾腾地起吊-改平-离开。
(作为对比,武直-10标称使用的PT-6-67C涡轮发动机只有不到2000轴马力的输出)
图为GE向西科斯基提供的7500马力级T408发动机。该发动机标称功率为7332轴马力,但在关键时刻可以短时提高输出。
相较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前代重型直升机CH-53E,CH-53K的发动机功率增加了57%,油耗却降低了18%,这使得CH-53K没有必要再携带外挂副油箱,而是转而使用大型复合材料浮筒,在浮筒里安装的自封闭油箱无论如何要较外挂副油箱安全得多。
图为已经正式服役的CH-53K。
由于其优异的表现,CH-53K“种马之王”在获得了海军陆战队盛赞的同时,也为一墙之隔的陆军所密切关注:能将一支大口径榴弹炮部队连带弹药拖来带走的功夫,陆军当然也想拥有。
但唯一有些不如人意的,则是CH-53K的成本。在经历了多次涨价之后,目前一架CH-53K的生产成本已经达到了1.4亿美元(约合8.8亿人民币)出头,要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购买F-35B战机的价格也不到1.3亿美元,要购买200架这样金贵的直升机,还真得是美国这个在防务上挥金如土的大土豪才能下得去手。(利刃)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