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次中国直10输得心服口服!巴铁最终选择俄制米35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近日,俄罗斯出口至巴基斯坦的MI-35M武装直升机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现身。据悉,早在2015年巴基斯坦就达成了进口4架MI-35M武装直升机的合同,而所有4架MI-35M将全部装备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用于对抗越境的普什图武装分子。

图为在巴基斯坦北部被目击到的MI-35M武装直升机。

由于当时正值中航的直-10武装直升机在巴基斯坦测试,因此网上当即一片大哗,称中国直-10在巴基斯坦不敌MI-35M而失利的报导和讨论比比皆是。

而当巴基斯坦选择了美国AH-1Z重型武装直升机和土耳其T-129轻型武装直升机之后,直-10自然只能和MI-35M一样小规模装备巴基斯坦,那疑问就来了:为什么巴基斯坦只购买了4架MI-35M,是只为评估或试验使用么?

图为巴基斯坦北部的风景。武装分子行动和渗透的路线就常常藏匿在崇山峻岭当中。

和巴基斯坦陆军不同,常年在反恐阵线上活跃巴基斯坦特种部队拥有独立的装备选择权,基本上是“要什么有什么”,但另一个已知的事实是,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并未装备履带式的重型装甲车辆,机动基本就靠防地雷伏击车以及步兵们的双腿。

而这稍显“困窘”的现状当然是有原因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等国接壤的地区,以及和印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在地形上都少有平地,而多见丘陵与山麓高原,在这些地方装甲车辆难以发挥作战水平,就连武装直升机的视野也会受到极大限制。

图为MI-24直升机的内部载员/载货空间。

而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区域的战场上,于三十多年前还活跃着另一支对抗“普什图武装分子”的武装力量:普什图这个名字或许不太令人熟悉,但普什图族的确就是塔利班的主要组成部分,三十年前与他们作战的对象就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军队。

而就是从那时起,苏联空降兵和总参直属特种部队就经常搭乘MI-24(MI-35M的原型)从天而降,由步兵进行主要的围剿和清扫任务,武装直升机负责在步兵的指引下对敌据点的重火力和硬装甲目标进行摧毁,或压制敌地面暴露的步兵集群。

图为八十年代在阿富汗简易机场起飞的苏联MI-24P直升机。

在这一套对武装分子杀伤效果极佳的战术当中,MI-24/35的载员舱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从结构体积上看,从MI-8运输直升机直接发展而来的MI-35在结构上也较其它武装直升机更为“抗揍”。

当然,用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的阵容执行此类任务,效果并不会比MI-35单独执行更差。但需要考虑的一点是,和多数购买了二手MI-24的雇佣兵和承包商组织类似,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资金并不充裕,也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购买MI-35M的数量也很小,仅有4架。

图为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MI-35M直升机。沙漠色的上半部涂装和蓝色的下半部涂装,恍如昨日重现。

随着美制AH-1Z和土耳其T-129的到货,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部队的装备现代化算是告一段落。

可以这么说,对抗AH-1Z,直-10输在了体量和性能;而对抗T-129,直-10输在了补贴和价格,都可谓不是输得心服口服。至于MI-35的见缝插针,只能说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时运不济:如果具备高原能力,且有武装化潜力的直-20能够早数年亮相,那么结果恐怕又要大不一样了。(利刃)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