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无人机对峙五代机,为了获取制空优势,数量或才是主要关键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前沿阵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无人战斗机被投入在实战中,如果如果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它要与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互相争夺制空优势的话,又需要多少架才能让它获得制空优势呢?这里需要根据无人战斗机的情况做出两种不同的假设来进行分析。

第一种假设,就是无人战斗机不依靠其他辅助机,只靠自身数量上的优势去与五代机对战。这就类似于传统的空战模式,用数量去压制目标。

然而,无人战斗机在与五代机对战的时候既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又无法弥补自身的缺陷——依赖电视成像和雷达的它难以发现像五代机这种长时间处于隐身状态的目标,特别是当离目标较远的时候,这一的缺陷便越发明显,因而自身难以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反而是由于自身的数量过多容易被五代机在进入自己视线内提前逐一击毁。再者,即使是与五代机在近距离作战的情况下稍微占据了些数量上的优势,但由于电视成像的可视范围也远不及人眼的大,再加上其自身机动性方面也不及隐身战斗机的高,也是会很容易被五代机拉开距离从而在远处击毁。所以如果仅凭数量上的优势与五代机相对抗的话,理论上无论其数量的多少也很难在五代机手里取得制空优势的。

第二种假设,那就是无人战斗机与其他辅助战机相互合作,一同对抗五代机,这样的方式便符合现代的空战模式,即不单靠某种特定战机的优势,而是在不同机型间取长补短,互相弥补缺陷。

由于无人战斗机的视野小,即使是自身的雷达看不到,也可先派预警机提前去发现处于隐身状态的目标后进行提前锁定,减少自身的短板。若是在近距离的情况下,便可以运用电子战飞机提前对五代机进行干扰,让其电子系统陷入瘫痪,这样一来便能让无人战斗机在数量上的优势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借助其他的辅助战机,可见即使是五代机也未必能与之一战。

现代空战中即使无人机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并不意味着就能在制空中取得优势,只有通过与别的战机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实现空中制霸。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