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位中国外交官霸气怒怼英美 曾忍吞17个“窝囊”

军迷圈

关注

文|铁血视角



1993年7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指控中国籍货轮“银河号”向伊朗运输制造化武原料,派出了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飞机,将“银河号”强硬扣留长达三周之久。在美国强横无理的要求下,中国不得不接受美国登船检查,然而,9月4日,当“银河号”货轮上最后一个货箱被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化学武器,咱们的“银河号”就这样平白无故的被迫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

这便是震惊中外的“银河号”事件,这不仅仅是经济上损失,更是国家的耻辱。对此,有个人连用了17个“窝囊”来发泄悲苦的心境!



这个人便是当时处理“银河号”事件的中国政府代表、中方检查组负责人——中国外交官沙祖康。

沙祖康,江苏人,1970年从南京大学英语系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我国外交部工作。

作为一名外交官,沙祖康在其长达37年的外交生涯中,涉足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人权等诸多领域。以中国政府与军方顾问的身份参与了中国许多重大外交问题的决策,是我国一系列重大军控与裁军倡议的设计者之一,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工作的参与者与见证人。



“硬骨头” 是沙祖康的外号,说的就是他不畏强权勇于抗争。他用他强硬的外交风格,创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辉煌“战绩”,甚至有些“战绩”都让今天的中国人都佩服不已,为中国外交立下了汗马功劳。

“银河号”事件,临危受命,不负众望

“银河号”事件是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中、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都是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出现武装冲突。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美国奉行霸权主义背景下,两个军事大国之间一次直接较量,如果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沙祖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过了负责处理此事的重担。



虽然形势复杂,但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沙祖康并没有因为美国的强大而退缩,他与美国人斗智斗勇。,对于美国人践踏国际法并且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做法,沙祖康处处给予“回敬”, 狠狠地打击了搜查美军的嚣张气焰。

最后,沙祖康幸不辱命,将历经艰险的“银河号”毫发无损的带回了祖国,为这场以“银河号”为界历时2个月的中美之争划上了一个令中国人理直气壮的句号。



怒怼英国大使

2001年,已经54岁的沙祖康重返日内瓦,当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特命全权大使。上任伊始,他就给前来拜访的外国大使一个下马威。面对英国大使对中国的人权指责,他回敬说:“我一看见你这张脸就想起了鸦片战争。你强行占领香港多少年,从来没有搞过任何选举,这样的国家哪有资格指责中国的人权?”

让美国闭嘴

2006年8月17日,沙祖康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在回答美国一再指责中国发展军备威胁别国安全的时候,他回答说:“十年前,美国的军费相当于我们国民生产的总值,我说我13亿人口不吃不喝不用,我所有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美国的军费总值,咱不要说别的了,就凭这一条。你(美国)最好闭上嘴,保持安静,这才是非常非常好的。”



在国际外交舞台,沙祖康用他的智慧、坦率和不屈不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是一名出色外交官,更是一名富有激情的爱国战士。

沙祖康为何能对英美强硬?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国力显著上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进入了一个飞速的发展期,任何国家都不能再忽视中国的存在。

到2007年沙祖康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为止,3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获得了明显的提高,GDP总量从1978年的3645多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24万亿元以上,占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原来的微不足道,到2007年的6%以上。中国的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万多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由不足1%上升到约8%。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要坚持自强不息,努力发展。只有国家强大了,咱们出去说话才有底气,才有自信,才能在外交上取得更大的优势,才会有更多的“沙祖康”。

当然了,除了沙祖康,其实新中国还有许多对外交涉中立场坚硬,勇于斗争的事例。

比如香港的回归,便是咱们在外交上的一次强硬表现。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让国人振奋的大事。在香港会展中心,交接仪式上的旗帜升降不过区区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的背后,却是无数年惊心动魄的交锋、无数次寸土必争的谈判、无数人呕心沥血的付出。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在与邓小平的会晤中,刚刚取得马岛战争胜利的她高调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完全无视中方提出的“十二条”方案。



而对于主权问题邓小平毫不退让,他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最终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无疑是我国外交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而这同样也是祖国强大的体现,如果我们还是100年前那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可能英国理都不会理我们。

总之,弱国无外交,如今的社会适用的依然还是无可争议的丛林法则。沙祖康能对英美强硬,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屈的意志,更多的是在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同样香港的回归,也不仅仅因为是邓小平同志的强硬斗争,还有这个国家的实力作为筹码。

外交官们,请开始你们的表演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