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中国神鞋,可惜现在没人穿了!竟在海外身价不菲

军迷圈
文|铁血视角
它是步兵最重要的装备
今天很多人眼中的解放鞋似乎只是一种廉价的布鞋,甚至快要淡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它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足以写完一部百科全书。而且它在海外的热度,丝毫不比国内低——它就是解放鞋。要说解放鞋,还得从建国之前说起。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武器装备可以用“万国牌”来形容,不仅武器制式多种多样,弹药口径都很难做到统一。这种情况下军装的情况自然就更为悲惨了——除了中央军少数部队外,大部分军队的服装样式都很难做到颜色一致,军鞋就更是随便了。很多地方对于军鞋都没有硬性规定,军官穿军靴或者自行购买的皮鞋,士兵穿布鞋或者草鞋。工农红军的情况更差,由于当时红军控制的苏区面积小且经济条件差,没法大量制作军服,相当一部分红军战士仍然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
根据粟裕回忆,当时红军只发两块白布,由士兵自己裁剪成上衣和裤子,再用锅灰染成黑色或者灰色。可想而知当时的窘境。其实军装还好,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士兵基本都是步兵,士兵长期奔波在前线,对于一名步兵来讲,鞋的质量就显得相当重要。总的来说,除了有钱的军官可以穿军靴或自行购买的皮鞋外,大部分的士兵穿的都是布鞋甚至草鞋、赤脚。胶鞋仅少数富裕的部队配发。
到1949年初,全国解放在即,解放军制定了全新的军服标准,这时配发的军鞋就被称为解放鞋了。到了1950年解放军总后勤部正式推出50式军服,不过解放鞋这一通俗易懂的名称沿用了下来。
(在建国之前,各部队的军装都很难做到统一,草鞋仍相当普及)
(曾经被士兵广泛使用的草鞋)
它战功赫赫,“叫花子兵”用它吓退韩军
解放鞋第一次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那时候美韩联军穿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式作战军靴,其抗寒性好和耐用性好,但缺点是过于笨重。不过由于美军巨大的机械化优势,在多为平原的欧洲战场上这一点并没有显露。但是在朝鲜战场上,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由于朝鲜多山地,美军的很多机械化装备都无法使用,士兵不得不像志愿军一样步行。不过其作战靴舒适度和保温性良好,过惯了舒适生活的美国大兵并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
志愿军则不同了,很多士兵穿惯了草鞋和布鞋,不习惯笨重的作战靴,加上苏援很多都没有到位,相当多的部队还使用国内自带的武器和军鞋,因此解放鞋在志愿军中相当普及。在夏天,解放鞋重量轻、适合长途行军的特点便表现出来了,到了冬天,由于军靴不适合爬山,志愿军士兵们便换上解放鞋,不过由于气温过低,很多士兵都被冻伤了。
这时候再穿解放鞋就会疼的要命,于是士兵们在鞋上裹了好几层布,既缓解疼痛,也起到一些保温作用。美军好歹是见过大场面的,面对志愿军这种阵势也能抵挡一阵,但是其仆从国军队就没那么能打了,见到军装破烂还抱着枪猛冲的志愿军基本上都被吓破了胆。美国四星上将李奇微说过,韩国军队往往对中国军队有非常的畏惧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志愿军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的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不怕穿胶鞋的,就怕中国叫花子兵”的说法就是打那时候流传下来的。不仅如此,在新中国之后的几次自卫反击战中,解放鞋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解放鞋,其在解放军服役五十多年,经历多次重大战役,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隔五十年,它再度兴起
解放鞋轻便舒适,利于长途行军,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透气透湿性差,防水性不佳,遇到雨季作战和训练非常令人头疼。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解放鞋不仅在军用领域作用巨大,在民用市场仍然占有相当大的地位。从运动员、工人到农民,随处可见解放鞋的身影。当时的数据统计显示,农民穿解放鞋的有百分之四十,城市体力劳动者穿解放鞋的高达百分之九十。其实一句话概括就是“有总比没有好”。虽然一双鞋并不能广泛适用于全部领域,但是和建国前相比已经很不错了。
(02式作战鞋,其适用性和舒适度远比解放鞋好)
现在,随着新式旅游鞋,运动鞋的大量生产和大幅度降价,解放鞋生产的数量越来越少。它似乎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或许这就是命运让解放鞋没那么快离开我们:虽然到2002年解放军换上了新型作训鞋为止,五十多年的解放鞋从解放军部队退役,其在解放军中的地位也已经被99作训鞋和军靴取代,但这种便宜、实用的鞋的民用生产并没有停止。自2010年以来,解放鞋又重新成为时尚在中国大陆、日本及欧美国家流行,其改良版的售价甚至高达76美元,与耐吉等著名运动品牌处于同一价格水平。
其在欧美爆红的改良版“Ospop”解放鞋,是一位美国商人和生产解放鞋的河南焦作天狼鞋厂合作推出的,在保持了解放鞋经典的胶头和帆布鞋帮的同时,又在材料上做了改良,使其更舒适更坚固。鞋上有一个工字牌,其在网络上的统一售价为76美元一双。由于网上购物热潮的推动,使得它在很多店铺成了最热销的产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解放鞋仍旧会是国内最流行的布鞋——谁能猜到流行趋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