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德系二线TD的王者:整个二战一共击毁2万辆坦克

军迷圈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装甲兵器库中,诸如虎式坦克,黑豹坦克,虎王坦克等拥有厚甲利炮,且能打出令人瞠目结舌交换比的兵器无疑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而德国人手中还有一款著名的反装甲利器,它在设计之初是为了能够伴随步兵作战并且随时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比如说炸个碉堡啥的),结果随着战争进行,德国装甲兵们发现它们手中的这玩意竟然是一款坦克杀手,能够轻易地撕开当时很多盟军主力坦克的装甲。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号突击炮。

短管的三号突击炮A型

突击炮这个概念最早由大名鼎鼎的德国陆军元帅曼施坦因提出(虽然当时曼施坦因只是个师长),期初这种思维不受待见,直到1939年德国灭亡波兰之后,士兵们普遍反映德军的攻坚火力严重不足,说白了就是缺乏直射火力,此时曼施坦因的想法才开始被德军统帅部重视起来,由此催生了大名鼎鼎的三号突击炮。

三号突击炮

三号突击炮顾名思义,它是在三号坦克的底盘上除去炮塔,加装全封闭的战斗室而组成。其全长6.85米,宽2.95米,高度只有2.16米(说车体低矮是苏联坦克的特点,然而德国突击炮也能做到),这让其拥有了极佳的隐蔽性。在动力系统上,三号突击炮各型号一共使用过两种迈巴赫生产的12缸汽油发动机,其功率都是300马力,其推重比为每吨13马力,因此三号突击炮的机动性很平庸,最大公路时速为40公里。

三号突击炮正面拥有着80毫米并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80毫米匀质钢装甲,防护能力在战争前中期相当出众。在火力上,三号突击炮早期装备了一门24倍口径的Stuk 37型75毫米火炮,因为其当时的任务还是用来摧毁碉堡等混凝土工事,随着后来三号突击炮的反坦克功能被开发出来,其换装了一门极具威力的Stuk 40型48倍口径75毫米反坦克炮,在使用PzGr40钨芯穿甲弹时,它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120毫米厚的装甲。

战争重演活动中的三突

三号突击炮可谓是与另一款号称"德意志军马"的四号坦克一样,从战争爆发打到战争结束,从东线到西线,各大战场都能看见三号突击炮任劳任怨的身影。它的首次参战是在1940年法国战役中(三号突击炮A型),然而真正大显身手是在苏德战争期间。在巴巴罗萨计划还在进行的1941年9月,后来驾驶着虎式坦克单车屠戮波卡基村的德军传奇魏特曼就用三号突击炮一次摧毁7辆苏军T-26坦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更是有三号突击炮F型20分钟敲掉苏军9辆坦克的纪录。芬兰士兵也把三号突击炮当宝贝来用,在1944年的苏军反攻中,芬兰的三号突击炮曾经打出过以8辆的代价击毁苏军近90辆坦克的交换比!

叙利亚军队的三号突击炮

根据统计,三号突击炮在整个二战中一共击毁过超过20000辆盟军坦克,如今的三号突击炮还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装甲博物馆中,无声地诉说着战争年代自身的征战史。(利刃/陶波列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