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不是“山寨机”:完全凭中国一己之力独立研发

军迷圈
文|武器正能量
歼15舰载战斗机是中国独立研发的第一种舰载战斗机,在技术上属于第三代水平,其研制过程借鉴了俄罗斯苏33舰载战斗机的一些经验,但是,无论是单个零件还是整个系统的研发,歼15项目都是中国凭一己之力完成的。
歼15舰载战斗机是中航工业沈飞结合多年的苏27系列战斗机生产改进经验,在参考从乌克兰引进的一架苏33舰载试验机的基础上独立研发的。因此,歼15舰载机和苏33舰载机以及苏27系列战斗机有很深的渊源,但这也抹杀不了歼15完全国产战机的本质。由于和苏33舰载机以及苏27战斗机存在着某种联系,中国歼15战斗机在基本性能方面和苏27系列战斗机、苏33战斗机基本一致。歼15舰载战斗机项目大致在2005-2007年之间开始,2009年首飞,在2012年辽宁号航母服役后已经能够担负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和训练任务,其研发速度即使是和发展较快的歼20项目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国外相关人员冷嘲热讽中顺利交付使用的歼15堪称中国“争气机”。
歼15舰载机是中国第一款舰载机,受项目工期较为紧张、国内航空工业相关实力发展较快的共同影响,歼15舰载机的整体性能在今日的中国军事装备体系中已经明显落后,其配属的传统多普勒雷达和俄罗斯AL31系列发动机就是最大的问题。至于隐身性能,则完全不属于歼15的问题。而随着中国航空母舰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将会建造更加先进的弹射型航母的推测也基本是事实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歼15在我国未来的航母战斗群中是否还有位置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作为中国第一种舰载机,歼15除了较大的象征意义外,在未来的我国航母战斗群中也有使用价值。
改进空间很大
歼15舰载机只是解决了中国舰载机有无的问题,随着中国机载相控阵雷达技术的成熟和大范围应用、以及中国太行发动机提升推力和加装矢量喷管的重大改进型的成熟,中国歼15战斗机在未来除了为适应弹射器的需要加装弹射设备的同时,其雷达为代表的航电系统必将升级。且结合我国快速发展的四代隐身战机项目,未来的歼15使用部分四代机航电系统也是没问题的。同时,随着中国太行发动机的成熟,其推力已经超出AL31系列发动机不少,再加上矢量喷管的应用,逐渐成熟的太行可以代替AL31系列发动机成为歼15改进型的动力选择,且在可靠性方面也是有保证的。
成熟
尽管目前国内要求研发隐身版舰载机的呼声很高,且结合美军的最新动态,我国未来的弹射型航母配备隐身舰载机也很有必要。但是,隐身舰载机项目发展还需要时间,无论是已经成熟的歼20还是FC31项目都不可能在5年之内批产应用。因此,歼15改进型是最可行、最快速的方案。
战力够用
中国海军战略和美国有较大区别,且两国经济的差距也很明显,因此,美国海军那样的隐身舰载机航母战斗群还不是中国近期所能达到的水平。和隐身舰载机相比,歼15改进型是我海军航母编队最现实的选择,且改进后的歼15凭借部分第四代战机技术的应用,其技术水准也基本可以支撑他和美军隐身舰载机相抗衡,而在其基础上研发的类似美军E/A-18G的专用电子战机也必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具有较大优势。因此,综合来看,歼15舰载机在经过重大改进以后,在我军未来的弹射型航母战斗群中还是有可用空间的。(利刃/草原狼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