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艘密苏里号军舰首次同框,名字一样用法却差异很大

军迷圈
文|云上的空母
2018年1月27日,“密苏里”号核潜艇缓缓驶入位于珍珠港的基地,意味着它未来将被部署在太平洋地区。有趣的是,在珍珠港还有一艘叫做“密苏里”号的军舰,该舰以水上博物馆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因此,两艘同名的军舰首次实现同框,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密苏里”号核潜艇是一艘比较新的舰艇,舷号为SSN-780,属于“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2010年7月31日才正式服役。该艇的排水量为7800吨,配备艇员140名,武器配置是12个BGM-109“战斧”巡航导弹发射井,以及4根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弗吉尼亚”级是美国最新攻击型核潜艇技术的结晶,主要承担三种任务,包括确保航母战斗群的水下安全、猎杀对方作战舰艇、依靠“战斧”巡航导弹展开远程对陆打击。
投入使用之后,“密苏里”号核潜艇主要部署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区域。只有到最近美国海军调整部署后,这艘核潜艇的母港才从格罗顿迁移到夏威夷的珍珠港海军基地,从而最终促成了两艘“密苏里”号的首次正式会面。
而老的“密苏里”号则是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属于该级舰的3号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于1944年6月11日服役,赶上了太平洋战争的尾巴,参加过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战后,“密苏里”号还曾经参与“魔毯”行动,将饱经战争沧桑的老兵们接回家。该舰的标准排水量为4.6万吨,满载排水量5.84万吨。
“密苏里”号战列舰的武备极为强悍,拥有9门16英寸MK 7型主炮,12门5英寸副炮,80门40毫米博福斯炮,以及49门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该舰是大舰巨炮时代的产物,不仅战舰上各种火炮星罗棋布,而且同现代舰艇相比,还拥有厚厚的装甲,其最大航速可以达到33节。在诞生的时代,“密苏里”号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主力舰。
1986年5月10日第二次服役时,“密苏里”号战列舰的武器配置调整为9门16英寸MK7型主炮、12门5英寸副炮、32枚BGM-109“战斧”巡航导弹、16枚RGM-84“鱼叉”反舰导弹和4部“密集阵”近防系统。由于这艘战舰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再则美国海军很多官兵都非常喜欢战列舰,因此再次服役时申请调到“密苏里”号的人要远远超过该舰的编制。
对于海军乃至美国整个国家来说,“密苏里”号战列舰的历史地位极为特殊。日本投降之后,盟军曾经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日本签字投降仪式。而且,“密苏里”号是美国海军建成的最后一艘战列舰,也是美国最后退役的战列舰。相比之下,新的“密苏里”号核潜艇由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命名,而不是战略核潜艇命名,地位就相差了很多。
作用方面,“密苏里”号战列舰和“密苏里”号核潜艇均配备有“战斧”巡航导弹,可执行对陆攻击任务。不过,两者的使用方式和通用性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密苏里”号战列舰犹如手持重剑的武士,一旦出场便气势非凡,而“密苏里”号核潜艇则好似身姿轻盈的刺客,来无影去无踪。
在美国海军的历史上,共有4艘战舰被命名为“密苏里”号。第一艘是1841年下水的明轮护卫舰“密苏里”号,两年后毁于火灾。第二艘“密苏里”号是艘“缅因”级战列舰,服役时间是1900年到1922年。第3艘和第4艘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多说。
美国海军的舰艇每一次抵达“密苏里”号战列舰的泊锚地时,官兵们都会鸣笛站坡,向这位二战老兵致敬。舰艇抵达珍珠港,往往都会举办些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不忘记曾经的二战历史,同样也可以促成老水兵和现役水兵之间的交流。比如照片中这位老兵,曾经在3艘核潜艇上服役,分别是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2艘攻击型核潜艇。见到这种老鬼的时候,美国海军的现役官兵不会心头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