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正爽就没子弹了:为什么自动步枪的弹匣容量只有30发?

军迷圈
文|战争之王
了解轻武器的朋友都知道,目前全球范围内知名度较高的自动步枪大多采用30发/匣的标准容弹量设计。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能发现作战中的士兵经常会因为弹匣打空而需要频发更换弹匣。那么,为什么自动步枪的弹匣容量只有30发呢?
图一:使用30发弹匣的M4卡宾枪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火力连续性,包括机枪、冲锋枪在内的很多轻武器都会尽可能扩大其弹匣/弹鼓的容弹量,拥有较大弹匣容量的武器能够在交火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火力连续性从而使射手能够在交战中获得绝对的火力优势。然而,作为各国军队中装备最为广泛的轻武器,多年来各国主流自动步枪的弹匣容量均为30发/匣。那么,为什么各国军方不选择更大容量的弹匣从而使士兵拥有更强的火力呢?
图二:同样使用30发弹匣的AK12步枪
事实上,大容量的步枪弹匣并非不存在,无论是以便宜皮实文明的AK系步枪还是一向号称“皿煮科技”的AR系步枪,其都有着包括大容量弹匣甚至弹鼓这种能够大幅提升步枪火力连续性的存在。然而,大容量弹匣虽然能够使士兵轻松拥有成倍于敌方的火力,但同时弹匣的体积也将成倍扩大,巨大的弹匣将使士兵很难做出交战中需要的很多战术动作,而这种影响极有可能危及士兵生命。此外,弹匣容量的扩大除了能够使枪械火力连续性得到提高,但其同样将导致弹匣故障率大幅提高,而交战过程中士兵清除弹匣机械的故障时间远超换弹匣时间。同时,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战场上士兵所携带的弹匣量实际上相当有限,一旦弹匣丢失或出现弹匣故障士兵将很难获得补给。因此,在可携带弹药量一致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下士兵都会选择多带几个30发弹匣而非为数不多的大容量弹匣。(事实上,30发/匣这一数据已经是各国军方通过无数次测试得出的单个弹匣可携带的最佳弹药数量,其既能够使士兵保持一定火力又不会因弹匣过大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图三:使用surefire公司100发大容量弹匣射击的美军士兵,因弹匣过长无法正常卧姿射击只能使用侧面瞄具
既然目前30发/匣的弹匣容量已经相当科学合理,那么又有什么方法能够使使用自动步枪的士兵在交战中获得更加迅猛的火力呢?事实上,早在越南战争时期就已经有美军士兵通过胶带缠绕使两、三个弹匣进行并联从而缩短换弹带来的火力间歇,而后来更是有武器公司专门设计了可供使用的专用弹匣并联器。此外,除了通过工具外,士兵们还开发出了适用各种枪械的快速换弹匣方式从而压缩射击火力间隙。(例如国内名声大噪的悍匪田XX)
图四:使用弹匣并联装置的美军士兵
当然,虽然为了合理化作战各国军方并未采用其他容量的弹匣,但事实上目前仍旧有为数众多的武器生产商设计生产了可供各种武器使用的大容量弹匣(甚至有厂家设计制造了可供手枪使用的大容量弹鼓,但由于体积较大导致其并无较大使用价值),但由于这些弹匣并不利于作战所以其使用者大多为民间武器持有者。
图五:加装冲锋枪套件并使用大容量弹鼓的格洛克手枪
PS:之所以各国军方采用30发为标准弹匣容量的另一个侧面原因是因为目前弹夹(弹夹不是弹匣)容量通常为5/10发,使用30发弹匣不但科学合理而且方便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