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俄罗斯苏57性能如何?可能有关键短板,弹仓无法打开

军迷圈

关注

文|紫龙防务观察

近期,俄罗斯的第11架苏-57的原型机首飞成功。从2010年到现在的7年多的时间里,苏-57已经进行了无数次试飞,并多次参加航展参与了公开的表演。然而与其炫酷的亚音速机动性和过失速机动能力不同,迄今为止苏-57没有任何一架原型机、在任何一次的试飞中公开打开过弹舱。与之相比,诸如F-22、歼20、歼31、F-35等中美的五代机早在试飞阶段就频频打开弹舱。因此,可以认为目前的苏-57缺少五代机的一个关键能力,那就是机载武器内置。

五代机的标准性能配置为“4S”能力,分别为:超音速巡航能力、隐身能力、超机动能力以及超信息化作战能力。其中隐身性能是五代机设计的重中之重。战斗机通过外挂架挂载武器时,不仅会增加飞行阻力,而且会严重破坏隐身性能。因此,五代机普遍拥有大容积的内置弹舱,用以携带各种对空、对地的导弹或精确制导弹药。

虽然苏-57在机身中间拥有弹舱门结构,并且为纵向排列的两个大型弹舱,不过迄今为止也没有向人们展示过其内部结构。这说明虽然苏-57设计了内置弹舱,不过很可能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导致其弹舱门无法打开。

苏-57采用了中央升力体布局,依靠两个进气道隔舱之间的低阻区,使得机身同样产生额外的升力。在与矢量发动机的优异配合下,从而保证了苏-57拥有令人咂舌的机动性。然而苏-57的中央升力体布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苏-57的弹舱设置在机身中部的“凹槽”区内,压力非常小,从而使得弹舱门与机身外部气流之间的压力差非常大。这个巨大的压力差非常不利于弹舱门的开启,并且会对弹舱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产生强烈的气流冲击。因此,从原理上分析,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苏-57迟迟不开弹舱的原因了。

不过这也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结构更加坚固的设计,使得弹舱内的设备能够抵御强气流的冲击。然而苏-57的中央升力体布局使得其结构重量非常大,目前苏-57已经严重超重。如果继续加强弹舱结构,会使得苏-57的空重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苏-57还会和四代机一样,采取破坏隐身的武器外挂方式,因此算不上是真正的五代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