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G加挂神秘电子吊舱引争议 尚数首次 目的何在?

军迷圈
文|123军情观察室
近日,轰6G加挂神秘电子吊舱的照片引起了军迷广泛的好奇。电子吊舱大多军迷并不陌生,最出名的就是美国的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EA-18G是在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的基础之上发展研制而成。EA-18G电子战机主要是为了替代美军此前使用的EA-6B“徘徊者”电子攻击机。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轰炸机,因为电子战吊舱是为了对抗敌方的防空雷达系统,为己方飞机开辟空中通道,然后经过己方作战飞机的攻击取得制空权后,才允许轰炸机进入战场。因此,当轰6G加挂电子吊舱的照片流出时,大多数人会表示好奇。其实这个好奇源于两个问题没搞清楚,第一,轰6G是不是传统的进入防区内投弹的轰炸机?第二,加挂的是不是电子战吊舱?
轰-6G飞机,是中国在轰-6D飞机基础上改装的海军型导弹载机,2000年9月,轰-6G飞机进入工程阶段,2002年6月28日,首架轰-6G飞机完成首飞。经过2年鉴定飞行之后交付部队使用是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重要的中远程对海、对地打击飞机。通过对飞机的火控系统改装,轰-6飞机具有投放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提高飞机对中远程目标打击能力。轰6G每侧翼下的挂架数量增加到2个,此次挂载电子吊舱的是外侧的两个挂架。因此,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轰6G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进入防区内投弹的轰炸机了,而是可以实现防区外打击的中远程导弹的发射平台,其使命已经更改。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挂载的电子吊舱与之前歼轰7A上挂载的电子战吊舱类似。歼轰7A上挂载的电子战吊舱具备有系统的自主工作,有对信号自动接收、处理和发射的功能,既可实施噪声压制干扰,也可以进行欺骗性干扰。因此,大部分军迷认为轰-6G上挂载的是电子战吊舱,但笔者认为,让大型的飞机挂载电子战吊舱不太合理,也没有必要,因为同轰-6G一同赴西太的其他如苏30等飞机就可以挂载,类似美军“咆哮者”那样,战斗机机动灵活,而且速度快,电子对抗效果更好。因此笔者认为该电子吊舱可能不是用于电子对抗的设备,而是用于搜集情报的战术电子侦察吊舱。
自轰6G服役以来,在远航途中,经常有外军飞机来进行我军正常的航行,并且搜集我军的电子信号。因此,作为回应,我军也开始对外军飞机进行信号搜集就非常正常了。同时,电子侦察吊舱可以实现电子情报侦察和电子支援侦察,其能够获取多种系统的信号。电子侦察吊舱主要用于和平时期电子情报的收集、分析、积累,以便了解周边的电磁态势,分析其战略和战术意图,从而为决策提供情报依据。因此,笔者认为其是电子侦查吊舱的可能性大一些,因此,轰炸机加挂电子战吊舱的说法存疑。(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