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二战法国最强大的战列舰成,为三姓家奴,见证母国兴衰

军迷圈

关注

文|兵器次元

(“黎塞留”级战列舰)

作为驰骋大洋数百年的海上霸主,战列舰曾是一个国家武力是否强盛的重要评价依据。可以说,透过一型战列舰的建造服役生涯,就可以直观地总结出这个国家一段时间的兴衰史。然而,曾经有这样一型战舰,本应是镇国重器的它,不但因命运捉弄导致最终国破家亡,其同型号的两艘本应并肩作战的姐妹舰,最后竟分属不同阵营甚至几乎刀剑相向,令人唏嘘。

(“黎塞留”级结构图)

作为法国建造的最后一型也是战力最强的一型战列舰,“黎塞留”级战列舰的建造目的是应对意大利和德国计划在建的新一代战列舰。“黎塞留”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4万7千吨,其最大特点是8门380毫米口径的主炮全部安装在前甲板上,每座炮塔4门分两座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即使舰船在航行过程中被敌方舰队抢得“T”字阵头的先头优势,正面迎敌的““黎塞留””级也可以发挥出全部火力,并且能够不必侧身迎敌从而减少受击面积。不过,这样布置的缺点同样明显:舰尾只有几门152毫米火炮作为防御火力,如果战舰在撤退过程中被敌方战列舰追赶,缺乏尾部防御火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是,考虑到将来的对手是实力贫弱的意大利海军,法国海军并没有考虑过撤退问题。

(“黎塞留”号)

1935年,“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开工,1940年法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时,“黎塞留”号已经完成了95%的建造工作,但当时德国已经占领法国全境,不甘心沦为纳粹爪牙的“黎塞留”号全体船员于1940年6月18日搜刮了一些弹药、零件后起航前往法属殖民地达喀尔。然而,由于担心法国的主力战列舰被纳粹德国控制并就此成为自己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在规劝法国海军加入自己被拒绝后,英国制定了“抛石机”计划,准备先下手摧毁法国舰队。1940年7月和9月,英国舰队两次袭击达喀尔的法国舰队,但均被““黎塞留””号击退。最后,1942年,在美国的调停下,““黎塞留””号由美国暂时收购,而后加入美国海军奔赴太平洋对日作战。而““黎塞留””级的2号舰“让·巴尔”号则被拖拽到卡萨布兰卡港,成为维希法国政府(德国控制)的傀儡。自此两姐妹分道扬镳,各为其主。

(“黎塞留”号航行在太平洋)

加入美国海军后,“黎塞留”号接受了一系列美国高科技的改装,换装了40毫米防空神器“博福斯”高射炮,还安装了新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战斗力大涨。但是,相比美国新式的“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黎塞留”号的性能已经落伍。并且,美国海军没有380毫米口径的主炮,为了维持使用美国只能单独开辟一条380毫米炮弹生产线供给““黎塞留””号。最后,“黎塞留”号被租借给了英国远东舰队,在太平洋战场担任防空炸岛的急先锋,表现不俗。1944年10月,法国解放后在巴黎举行阅兵式,“黎塞留”号开进土伦港接受法国人民的检阅,其也从此从此成为了法国战败后“不屈反抗、向往自由”的精神象征。

与“黎塞留”号的风光不同,在被维希法国控制后,“让·巴尔”号继续在卡萨布兰卡进行建造。几年后,当盟军部队进攻卡萨布兰卡时,“让·巴尔”号用其仅有的4门380毫米火炮攻击盟军登陆部队,威力巨大的380毫米炮弹让盟军步兵损失惨重。缓过神来的盟军部队立刻调集了“马萨诸塞”号战列舰和数架轰炸机围攻“让·巴尔”号,这艘维希法国的傀儡舰被数枚406毫米炮弹和航空炸弹命中,舰体严重受损。二战结束后,未完工的“让·巴尔”号由法国继续建造并最终于1955年建成服役,成为了世界上最后完工的战列舰。

作者:火炎焱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