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实力:小飞机都用上黑科技 歼20产量远超预期

军迷圈
文|观察眼

日前,一张教练-10“猎鹰”高级教练机生产线照片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照片中多达7架“猎鹰”教练机同时现身,这也是这款飞机首次曝光使用脉动生产线这一“黑科技”进行大规模量产,按照照片中的生产能力,这两条生产线具备同时生产至少10架教练-10的能力。航空专家表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巨大进步,连这种不起眼的小飞机也开始用上脉动生产线。

脉动生产线是近年来世界航空强国争相采用的一种组装飞机方式,该生产线按照节拍进行移动,每个工位都完成固定的工序任务,严格限制各环节的生产时间,从而显著提高飞机的产能,据悉世界主要先进战机例如F-35都采用了这种生产方式,其产能甚至能达到每天一架,堪称是生产速度最快的五代机。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突破脉动生产线技术,包括成飞制造公司都率先采用,应用在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的生产组装上,外界认为,歼-20已经开辟了三条脉动生产线,有能力以每年至少36架的速度快速量产,这意味着中国在短短几年之后就将拥有一支上百架歼-20的可观五代机机群,在亚太地区确定牢固的制空权。

歼-20是中国空军未来核心战机,采用脉动生产线是应有之举,但为何连教练-10这种小飞机都要用上脉动生产线快速生产呢?军事专家表示,其实教练-10是未来中国空军非常关键的一款飞机,是大批量培养四代机和五代机飞行员的最佳平台,中国空军的需求量至少达到上百架规模。

有了教练-10之后,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比如说歼-10和歼-11系列都能专注精力执行更主要的作战任务,而且教练-10能够模拟五代机的飞行特性,这对于培养歼-20飞行员非常关键,可以说之所以这么快生产教练-10,很大原因就是为了满足歼-20大批量产的需要,按照保守估计,歼-20的产量未来可能要超过300架,因此尽快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就是重中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