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文化自信,洋节式微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军迷圈
文|火星方阵
作者:王德华
25日是圣诞节,它是西方最隆重的节日。西方从总统到普通百姓这几天都很忙。特朗普一边与家人度假,一边在平安夜通过视频电话向军人表达祝福。法国总统马克龙忙着与法国大约700军人共进圣诞晚餐。
在中国,无论在朋友圈还是购物广场,精心装饰的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到处可见。商家喜欢搞点“买点” 。大多数外国节到了中国,就变成购物节、“情人节”,找个乐、起个哄、看个新鲜、图个热闹。中国人的包容心态,是大国国民的天生基因。
但在西方操纵的互联网上,却出现中国“抵制”圣诞节的新闻。按照西方媒体的猜测,是因为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文化节庆和传统,而沉迷于‘西方鸦片’”,中国号召“抵制”是为了“拯救中华传统文化不受‘西方鸦片’的影响”等等。
对中国过洋节的大多数人来说,对这些洋节的本身意涵并搞不太清,他们之所以对之表现出“热情”, 孩子们能够捞到玩具;至于年青人,过圣诞节不过是给家里的一个借口,可以合理的夜不归宿,中年人就是找个理由聚餐而已。“西方鸦片”,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中国人过自己的中国节,无可非议;至于有人要过洋节,也无可厚非,不可能一刀切,此话题是伪话题。大家就是图个乐子,谁真的把洋节日当回事?西方媒体造谣说“中国抵制洋节”,其实是为了制造政治对立议题。议题设定是个大学问,是甚至比议题辩论的结果更重要。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信教相信还存在神,只有中国是只信苍生不信鬼神。这是中国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的基石;即使有神话传说,也是“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勇于抗争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外国宗教甘当鸵鸟不敢抗争的奴性灌输。
一手拿武器一手拿圣经,西方老鬼子、小鬼子拿着这两样儿去屠杀、掠夺、麻痹 愚弄他国他人。国外许多节日都是在杀戮他人的情况后设立的。西方人认为他们的什么都是好的,你不接受就是不对,就是敌视西方。事实上他们一直敌视中国。
中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西方摆出一副教师爷臭面孔,处处刁难中国,中国人自然就对你们的啥节没有多大的兴趣了。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文化自信、文明传承如火如荼,洋节式微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节日是文化的符号,是传播价值观、世界观的工具。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我们中国人凑个热闹也就罢了,别当真,入戏太深,危害精神健康。环球时报社评说得好,“中国主流社会没必要跟它们较劲,使我们原本客观、均衡的态度被它们逼向相反的意识形态化。西方舆论来中国设置议题和引导争议方向的权力该被剥夺了。”
我们是中国人,出生长大在中国,流的是炎黄传承的血,秉承着几千年的祖宗的文化精神传统,信的是儒、佛、道教,又不是基督信徒。并不是政府限制我们过洋节,只是觉得洋节与我何干! 中国人就应该去珍惜传统节日,因为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