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陆军接装史上最大固定翼飞机:军事专家就说了四个字

军迷圈

关注

文|图说军事

据中国陆军网12月20日报道,12月15日中午12时许,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机场迎来了一架国产运-9型运输机,这也是陆军第二架运-9型运输机,这也是中国陆军装备的最大的国产固定翼飞机,2016年12月22日,该旅列装了陆军第一架运-9型运输机。仅仅一年时间,第一架陆军的运-9运输机就基本形成战斗力,飞行员装备掌控能力、技术水平和特情处置能力大幅提高,装备的维护保障能力也有了大的跃升,从最初的大型故障依托厂家维修到现在完全可以自主维护。而在这一年里,陆军的第一架运-9还先后参与完成建军90周年阅兵保障、国际军事比赛-2017等大项任务,进一步锤炼了作战能力,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开天辟地”。

运-9是以运-8F600方案发展而来的中型战术运输机,但改动量高达80%,外观和运-8截然不同,基本上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飞机,所以才会改称运-9。该机继承了运-8F600的总体布局,仍采用平直梯形悬臂式上单翼,双梁箱式结构,低阻层流翼型。尾翼沿用了普通梯形布局。为了平衡发动机非对称力矩的影响,运-9采取了加大垂尾和方向舵面积的措施,将运-8的方向舵调整片和随动补偿片合二为一,形成新的方向舵调整片,提高了飞机的整体操纵性能。此外,运-9机身前段、尾段、发动机舱和背鳍外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机体尾部线条更加流畅。运-9采用了机翼整体油箱,机内载油提高到20吨左右,航程由运-8F400的3100公里提高到5000公里,滞空时间增加到8小时以上。

为了适应我国草地、雪地和沙土地等简易跑道起降的要求,运-9的起落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如改进液压刹车装置和使用低压轮胎。运-9的驾驶舱风挡布置也有所改进,有更好的向下和向前视野。

运-9的动力装置为4台国产涡-6C(WJ-6C)发动机,单台功率5300马力,同时换装新型六叶复合材料螺旋桨,降低了油耗和噪音。新型动力装置使运-9明显改善了高温、高原起降性能。最大起飞重量由61吨提高到65吨,载重由15吨提高到20吨,在拉萨机场最大载重从5吨提高到15吨。

运-9的航电系统很先进,采用了基于HB6096-SZ-01数据总线(对应美国的ARINC429)的联合式航电系统,将飞行、通信、导航、气象等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网络,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处理和综合显示。座舱显示方面,运-9实现了“玻璃化”,彩色液晶多功能显示器能够用数字、图表的方式显示飞行状态、发动机参数等信息,更加方便直观,飞行员可以迅速获取相关信息。此外,运-9还在机头下方装有光电吊舱,飞行员可以在昼夜全天候条件下获取地面地形信息,提高了飞机的低空飞行及起降能力。

运-9列装中国陆军,标志着中国陆军的远程投送能力提升进入快车道。据悉,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在基础性训练的基础上,下一步将瞄准精练,组织运-9进行如3000米以上高原机场训练和编队训练等高难科目的训练。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的运-9未来进入陆军服役,陆军的全域快速机动、远程投送能力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