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缺一种枪:曾经造出一款优秀型号 却仅供出口

军迷圈
文|123军情观察室
中口径通用机枪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即使是进入现代战争模式以来、集团化冲锋那样的战争场景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的情况下,中口径通用机枪在陆军单位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中国自打建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以来,各种军事装备的生产都已经实现基本的自足,且技术实力在全球同类型产品中都是比较优异的,但是在中口径通用机枪领域,中国相关的产品一直缺位至今。
中国最早是没有通用机枪概念的,即使是实际意义上的67式7.62毫米通用机枪在中国也是被定义为重机枪的。中国67式研制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借助战场缴获的外军同类型机枪给予过必要的改进,但是,67式系列机枪受制于当时的我国相关技术能力不足的制约,整体性能极为低劣,虽然至今为止还在名义上属于现役列装装备,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早已被一线部队抛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边境冲突中,中国67式机枪曾经短暂的出现在战场,其较差的综合性能给部队官兵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这也是至今为止67式及其改进型都不受待见的根源。
在最近的这些年里中国相关部门也研制了一款号称是通用机枪的机枪,就是88式机枪,其小口径弹药的局限、完全不合适的定位也注定了该枪的命运。在本世纪初列装部队以后,在新鲜劲过去以后迅速被一线部队所厌弃,终于在去年,在并未大规模生产装备的情况下被停止生产。
根据中国轻武器领域的专家的透漏,中国下一代制式枪族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选型当中,最迟到70年华诞阅兵时也会正式露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存在于中国陆军几十年的中口径通用机枪缺失的问题,在这次的新型枪族选型中必然会被解决,中国新一代的中口径通用机枪也必能填补中国陆军单位火力衔接之间的空白。
8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很优秀,却没有正式列装,主要供出口
结构构型
在中国下一代中口径通用机枪的结构设计方面,88式和俄罗斯PK系列那样的固定式枪托设计思路很可能会被抛弃,而根据士兵的实际使用经验来看,伸缩式枪托在使用中更加方便一些。同时,这样的伸缩式枪托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相反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于在轻武器出口市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中国相关的轻武器研制单位来说,这样的设计和研制不存在任何问题。在供弹方式上,中国的下一代中口径通用机枪必然会和当今世界的主流通用机枪一样选择弹链式供弹。在整枪重量方面,中国军队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轻一些也必然是中国下一代中口径通用机枪的特色之一。
射速
在射速方面,中国的下一代中口径通用机枪必然会是中规中矩,技术大突破,达到MG42那样的巅峰射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应该会是600-1000发/分的可调式理论射速。
CF06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改进自80式,采用北约制式弹药,同样仅供出口
口径
二战结束以后中口径通用机枪的弹药口径一般都被限定在7.62毫米,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样的设计基本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但是在近些年,8.6毫米弹药技术的成熟给下一代中口径弹药带来了较大的可变因素。根据美军的实际操作使用性能分析,8.6毫米弹药应用于中口径机枪将会极大提高通用机枪的威力,只是由于原有同类型武器装备量较大的缘故美军暂未大规模应用该技术。而随着防弹衣的普及,中国下一代中口径通用机枪选择最新的8.6毫米口径也是完全正确的,其相对于7.62毫米通用机枪增加的重量很显然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因此,对于中国的下一代通用机枪,笔者比较倾向于采用8.6毫米口径。(利刃/草原狼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