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总师杨伟这句话让人振奋:曝中国战机研制真实实力

军迷圈
文|战略吐槽秀
据航空工业官方微信消息,12月7日,在中国和巴基斯坦飞行员联合驾驶下,“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02架试飞了多个起落。这是巴方飞行员首次参与“枭龙”双座机试飞,显示了中巴空军日益密切的关系。战斗机试飞,特别是首飞应该是特别危险的飞行科目,中巴飞行员一起试飞这少有的场面感动在场所有人。
今年4月27日,“枭龙”双座机01架在2名中国试飞员的驾驶下进行了首飞。据该机的设计总师杨伟介绍,“枭龙”双座机的研发与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直接相关,是“枭龙”飞机系列化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对“枭龙”双座机的需求呼声不仅来自装备“枭龙”单座型战机的巴基斯坦空军,其他的潜在用户甚至提出首批采购的“枭龙”就要有双座机,因为有了双座机,用户在评估时就能直接坐到飞机座舱里进行实际感受。杨伟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能很快地拿出来,这种状态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正迈向“自由王国”的境界。军事专家雷泽告诉记者,这句话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技术、战术要求,设计出任何形式的四代或五代战斗机,中国空军未来不是等什么样的装备打什么样的仗,而是中国空军打什么样的仗,我们就能生产出什么,“枭龙”双座机就是客户巴方要求的,三年时间就实现了首飞,这就是中国效率。
“枭龙”双座机在研制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国外订单。这种在我国外贸军机史上少有的“带订单研制”方式,充分体现了国外用户对中国航空工业研制实力的高度信任。不仅如此,“枭龙”双座机的第一架外销订单就是4月27日首飞的01架,原型机直接作为交付用户的成品飞机,这在中国航空研制史上还是首次。
“枭龙”双座机在设计上主要是在具备与单座机相当的作战效能前提下突出了教练功能,平时用于飞行员的飞行与战术训练,战时则用于执行与单座机相当的作战任务。由于多了一名乘员,因此“枭龙”双座机在对战场态势的掌控方面要比单座机具有一定优势。
杨伟称,在研制“枭龙”双座机的过程中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因为“枭龙”属于轻型战斗机,尺寸并不大,而双座机则要增加一名乘员的空间,因此如何把“单改双”的影响降到降低,就需要采取很多技术创新。比如为了不降低航程,“枭龙”双座机的垂尾、边条翼都装了油料,这是单座机所没有的。就对地攻击能力来说,“枭龙”双座机显然更强,因为多出来的一名乘员可以专心操控传感器和武器系统,而飞行员则专心操纵飞机,效率显然要高于单座机。
在“枭龙”战机系列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水平会不断升级。比如机载雷达未来就将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航电系统、任务软件、发动机、机载电子战系统等也都会改进。因此,未来的“枭龙”系列战机将具备更出色的技战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