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波兰两千吨护卫舰造16年尚未完工,速度极慢创世界之最

军迷圈

关注

文|云上的空母

活儿长期不干,手艺就会生疏,舰艇长期不造,工期就会拖延。进入21世纪,俄罗斯船舶工业在建造舰艇的时候,延期交付的情况比较多。而印度舰艇工业与之相仿,“维克兰特”号航母2009年开工,到现在还没有建造好。尽管两国在建造舰艇时都有明显的拖工,但有一个国家和它们比起来,那俄罗斯和印度的建造效率就明摆着高得出奇了。

这个国家就是波兰,而它要建造的护卫舰便是“加夫龙”级。“加夫龙”级护卫舰原先是个庞大的建造方案,计划建造同级舰7艘。该舰采用德国MEKO A-100型护卫舰的方案,细节上有所改进,首舰“西里西亚”号于2001年11月28日铺设龙骨。

“加夫龙”级护卫舰全长95.2米,宽13.3米,吃水3.6米,标准排水量1650吨,满载排水量2050吨。动力是一台LM2500燃气轮机和2台MTU柴油机,设计航速29.5节。武器配置包括:1门奥托-梅腊拉型76.2毫米速射炮、RBS-15MK.3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先进海麻雀导弹、拉姆导弹、MU90鱼雷;设有机库,可搭载1架SH-2G直升机。

说实在的,该级护卫舰的建造其实并没有太大难度。方案是德国人给出的成熟方案,吨位2000多吨不算大,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武器配置,都用成熟的技术。如果将这样的一艘船交给经验丰富的船厂,花四年时间造完连带海试,时间都显得很宽裕。

但就是“西里西亚”号这样一艘很简单的护卫舰,波兰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建完。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主要是当局对“加罗夫”级护卫舰的武器配置摇摆不定。军舰都在船台上开始造了,才想起要讨论武器和系统配置的问题,这在全球的舰艇建造历史上很有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

鉴于武器和系统配置的摇摆不定,“西里西亚”号护卫舰没有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所以整个建造工作就相当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艘舰共下水了两次,一次是在2009年9月16日,另一次是在2015年6月12日。第一次下水时,舰体上连漆都没有涂。

第二次下水时,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一些。舰体已上漆,MEKO A-100型护卫舰漂亮的轮廓显现出来。但是仔细一看就发现不对劲,“西里西亚”号的雷达基座光秃秃的,舰上一样武器都没有。14年时间过去了,这艘护卫舰还仅仅是一个壳子。

2012年2月,当波兰军方宣布终止“加夫龙”级护卫舰的时候,已经开工的“西里西亚”号的前途就成了问题。当时,波兰已经为建造这艘舰的船体花了1.3亿美元。如果直接将该船废弃,那么之前的投入无疑就会打水漂。所以再三思考之后,“西里西亚”号继续建造。

而继续建造的“西里西亚”号则被定级为近海巡逻舰,主要是波兰降低了武器配置。减配之后,“西里西亚”号只有一门76毫米的奥托-梅腊拉主炮、2门30毫米机关炮、4挺12.7毫米重机枪、4发肩扛式防空导弹。而且,这艘舰只有直升机甲板,没有机库。

配置降低成这种状态,可以说难度就大大减小了。那些业务熟悉的船厂,加装武器花一年时间绝多绰绰有余。但是自2015年6月2日下水之后,“西里西亚”号近海巡逻舰在两年多里竟没有完成舾装,速度之慢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及。

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横向对比。南非的“勇猛”级护卫舰排水量为3700吨左右,比波兰的“西里西亚”号大将近1倍,武器配置和子系统更加复杂。但是,4艘“勇猛”级护卫舰都是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建造、海试和交付。也就是说,波兰建造“西里西亚”号花了相当于其8倍的时间还没有完成。

“西里西亚”号护卫舰在全球舰艇工业里早已成为笑谈,国内也有军迷称波兰是在造“歼星舰”,要不怎么用如此长的时间。不过,“西里西亚”号造得如此慢绝大多数原因并非船厂工人太懒,而是决策人士花了太多功夫在争吵上,以至于将一款原本还算先进的舰艇,硬是变成了泡在船厂里的铁盒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