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已被人们淡忘的红帽行动:美军将上万吨化学武器运离冲绳

军迷圈

关注

文|云上的空母

在以前的介绍中,空母曾经给大家讲到过位于美国内陆的大型弹药仓库。而其实,美国也有很多在前沿地区存放弹药的仓库。这些仓库里面的弹药,数量也应该是非常庞大的。至于原因,我们可以从一次已经被人遗忘的撤离行动中去寻找答案。而此次行动,即“红帽”行动。

从名字听上去,“红帽”这个代号似乎让人想到可爱的小丫头,但实际上它涉及的弹药危害极大。如果西太平洋地区爆发战争,这些丧心病狂的弹药将造成多少人家破人亡,今天计算起来,也不由得令人不寒而栗。而“红帽”行动要撤走的,是部署在冲绳的大量毒气和化学炮弹。

美国在冲绳地区存放大量毒气和化学炮弹,是从1962年开始的。至于它为什么要在这里放如此多的炮弹,秃瓢脑袋上的虱子,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为了照管这批弹药,美军让第267化学排返回现役,而存放的地点在知花弹药仓库,这里也被称作“红帽”区域。

当时,美国往冲绳运送的毒气有沙林、VX神经毒剂和芥子气。为了掩人耳目,美国还为存放这些毒气的区域各自编订了代号。一度,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但还是有媒体对此予以曝光。根据1969年的媒体报道,美军存放在冲绳的VX神经毒剂,就有高达1900吨之多,不过并未得到正式证实。

长期在冲绳地区储存化学炮弹和毒气,难免会出现纰漏或事故。就在1969年,有23名美国士兵和1名工作人员在进行喷砂和给储存罐重新上漆期间,轻微暴露在含有沙林的气体中。结果,整座毒气和化学炮弹仓库被迫公诸于众,而美国军方由于面临重重压力,不得不将这些武器撤走。

1971年,美国高层决定将存放在冲绳的毒气和化学炮弹给运走。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全地将这些物资给运走,而日本对美国军事活动的不满造成局面更加复杂。再则,对供水供热的担忧也困扰着制定计划的参谋人员。

但最终,参谋们还是拿出了比较细致的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先将物资从仓库运送至离仓库8英里外的天愿栈桥,而这需要148个车队,共1332辆挂车。第二个阶段,再将弹药从天愿栈桥运送到约翰斯顿环礁。为了存放这批弹药和物资,陆军在约翰斯顿环礁租借了41英亩的土地。

第一阶段从1971年1月开始,任务是运送150吨芥子毒气。负责运送的船是“詹姆斯•E•罗宾逊”号(T-AK-274),该船的标准排水量为4512吨,满载排水量1.55万吨,航速为15.5节左右,建造于二战时期,是艘比较老的弹药补给舰。

1971年1月13日,“詹姆斯•E•罗宾逊”号顺利携带着首批物资抵达约翰斯顿环礁。第二阶段的任务则从数月后的1971年8月开始,任务是运送超过1.25万吨的化学炮弹。在这个阶段的任务中,共动用了4艘万吨级的大型军舰,其中至少有2艘舰艇执行了两次运输任务。

在“红帽”行动中,负责装卸和途中安全的人不仅仅是早先管理仓库的第267化学排,美军还派来了许多其他分队。原本这些物资和弹药抵达约翰斯顿环礁之后,还得再转运回美国本土的尤马蒂拉化学仓库。但由美国国内人士的坚决反对,所以只好作罢。而且,美国还通过立法,禁止向美国的50个州内运送神毒剂、芥子毒剂以及其他用于化学武器的物资。

运抵约翰斯顿环礁的物资包括,盛有各种毒剂的容器(容量为900千克),以及火箭弹、炸弹和榴弹炮的炮弹,等等。由于将这批物资运回国内已经不可能,所以高层授权把这些毒气和化学武器就地销毁。开始进行销毁时,美军储存在这里的化学武器仅占其总库存的6.6%。

为销毁这批化学武器,美国专门成立了约翰斯顿环礁化学制剂销毁机构。首批化学武器的销毁工作于1990年6月30日开始,而且最初只进行小规模的作业。当一切都走上轨道之后,该机构才开始在1993年8月进行全面的销毁作业。

在销毁化学武器期间,由于遭遇飓风,约翰斯顿环礁化学制剂销毁机构曾经两次紧急撤离,导致工作被延误70天左右。而且在1993年12月9日,还曾经发生过沙林泄漏的事故。幸好未发生有毒气体逃逸到外面的情况,所以未采取大规模的应急计划。

事故发生之后,一切销毁工作被迫停止,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然后,该设施进行整改,并最终达到要求,才继续之前的销毁。直到2000年时,美国从冲绳转移到约翰斯顿环礁的化学武器才真正销毁完毕。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张照片,此处就是美国在约翰斯顿环礁租用来存放化学武器的货场,其数量之多,简直令人不敢想象。而从美国将化学武器由冲绳转运至约翰斯顿环礁,再到彻底销毁这批武器,花了近30年的时间,足足相当于一代人的青春。今天,“红帽”行动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但它的确发生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