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下一代高超音速反航母导弹亮相 与中国东风21D谁更强?

军迷圈
文|利刃军事
苏联是反航母饱和打击战术的始作俑者,早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就制定了在极短时间内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对方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发射大量导弹,使其防御体系难以支撑从而遭到毁灭性打击的作战方案。为此苏联研制装备了以SS-N-19、KH-22为代表的一系列反舰巨无霸,成为笼罩在航母战斗群头顶之上驱之不散的乌云。然而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无力维持规模庞大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和远洋海军的有效运转,这套反航母饱和打击战术也随之荣光不在、威力大减。
苏联是反航母饱和打击战术的开山鼻祖
21世纪以来,随着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中国相继推出了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不光是吸尽了世界人民的目光和眼球,也被普遍认为是继苏联的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战术之后,一种对航母战斗群更加具有威胁的不对称作战杀手锏。自诩继承了苏联军事强国衣钵的俄罗斯自然不会坐视中国独领风骚,这些年也不遗余力地试图重振旗鼓,恢复当年红海军争霸海洋的雄风。
东风快递将苏联的饱和攻击战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新阶段
本来苏联是最早研制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无法解决弹头高速再入精确制导的问题被迫半途而废,再加上中导条约的限制,俄罗斯的中远程弹道导弹研发体系和装备体系都已经荒废多年,重新另起炉灶,无论是时间还是成本都难以承受。如今俄罗斯要想像中国那样走反舰弹道导弹的路子无疑是不现实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已经有了几十年成熟运作经验的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基础上继续改进提高。
携带KH32巡航导弹的图22M3超音速轰炸机
于是俄罗斯对现有的图160、图22M3进行升级改造,使之可以发射新型的KH32巡航导弹。几十年前的苏联反舰巨无霸家族就拥有动辄数百公里的最大射程和几马赫的飞行速度,跟这些前辈们相比,KH32导弹的性能自然更胜一筹,采用独特的高抛弹道,巡航高度达到40公里,最大射程将近1000公里,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重量体积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加便于携带,这样的技术指标的确是令人咂舌。
神秘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目前KH32巡航导弹已经完成了定型测试,即将投入批量生产。不仅如此,还有另外一款被俄军寄予厚望的大杀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推进当中,这就是神秘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由于这款导弹的外形高度保密,至今我们无法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不过根据俄方透露的信息,“锆石”巡航导弹的突防速度达到了令人恐怖的8马赫,射程大约为400公里,号称一发就可以摧毁一艘重型航母,预计将于2018年完成国家实验。这两款导弹一旦列装服役,无疑将极大地提升俄军反制航母战斗群的实战威慑能力。那么这对俄国“双子星”跟中国的反舰东风相比,到底谁才是更胜一筹的航母克星呢?
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的机群规模和妥善率已经很难满足饱和打击的需要了
首先,反舰东风的射程上千公里乃至几千公里,在发射平台的安全性上占优;第二,KH32导弹采用的是高抛弹道,实际上相当于是一种空射型弹道导弹,“锆石”导弹虽然没有公布技术细节,但是8马赫的速度掠海飞行还能达到400公里的射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估计也是采用高弹道巡航实施远距离打击,这样一来就必然面对敌方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在突防速度上依然是反舰东风占优。第三,KH32和“锆石”这种级别的重型导弹通常一架战略轰炸机最多只能携带两至三枚,要想实施饱和打击,必须同时出动数量众多的攻击机群,以及配套的护航力量,实施空中联合作战的难度和成本都相当高,在地面发射的反舰东风更容易形成齐射威力。第四、战略轰炸机的机动能力强于陆基导弹发射车,适合快速转移快速部署,这一点俄国“双子星”胜出。
比起俄国的“双子星”,东风快递显然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新一代反航母武器,在打击能力上跟苏联时代相比并没有本质性的提高,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海空力量大规模协同作战的支持,而俄罗斯已经没有当年苏联那样规模的战略轰炸机机群和远洋海军舰队,在对手优势海空力量的压制下,有效发起饱和攻击的能力实在是令人怀疑。相对而言,东风快递对海空力量的依赖很小,甚至还可以反过来直接支援海空力量作战,成为联合作战的力量倍增器,毫无疑问是更加实用的选择。(利刃/晨言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