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怎么解决95无托步枪缺陷?中国人使出拿来主义,用西方科技解难题

军迷圈

关注

文|加特林

中国95式无托步枪已经服役多年,用于替代它的新型步枪,一直是军迷们的关注焦点之一。近日正式曝光的一种中国模块化步枪,是我国首个以世界最新技术为依托、全面模块化设计枪族。

而且,他竟是由一群80后设计的!

这就是中国CS/LR18模块化步枪!它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建设工业的模块化枪族产品。

该枪有11个模块,可在世界最流行的三种步枪口径之间轻松转换,还能非常快捷的加装瞄准镜、榴弹发射器(下图)等配件 —— 这是95步枪的老旧设计完全无法实现的。总体上,这一步枪类似于西方著名的SACR步枪。

CS/LR18步枪实际上是外贸武器,但它也可以为中国军队的步枪换代工作提供极大的推动作用 —— 它能够在西方5.56×45、中俄7.62×39、西方7.62×51三种最流行口径中切换,只要更换一定的模块即可。

使用中俄7.62x39枪弹的型号

CS/LR18步枪的四种枪型,包括短步枪,突击步枪、精确步枪和班用机枪,都可以使用这三种口径的弹药。所有型号都装有国际通用的皮卡丁尼导轨,以及简化的KeyMod接口,令拆装附件极为快捷。

从宣传视频来看,CS/LR18步枪采用了几个核心技术突破:有托式常规设计,折叠伸缩枪托;类似美国M16步枪的上下机匣结构,解决了打开机匣与拆装顶部附件(常见的是瞄准镜)之间的矛盾;整体考虑了两种快捷拆装附件接口。

CS/LR18步枪使用了两种快捷拆装附件接口:顶部有很长的皮卡汀尼导轨,这是非常流行的标准接口,但目前已经暴露了重量大、体积大、刮手的缺点。为此,2012年时美国VLTOR武器系统公司推出了开源、免费的KeyMod接口,所有厂商都可以直接把它运用在自己的枪械上。

KeyMod的固定方式,依靠钥匙孔状的接口,以及附件上的螺丝,两者结合后一拧,就固定住了,非常方便。CS/LR18步枪使用了这两种接口,令扩充与改变功能变得轻而易举,95步枪则需要进行成本高昂的更换整个上机匣,才能实现类似的效果。

不过,为什么没有说是“标准”接口呢?这是因为这一步枪类似于95的改型——97外贸步枪,还没有采用最标准化的KeyMod接口。因为KeyMod开源,所以许多厂商并没有严格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制造。即使是著名的HK公司的一些产品也没有做到。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步枪设计的一大突破——拿来主义是个好东西。

假如未来我军步枪引入2014年出现的、更新的接口标准M-LOK,又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此外,CS/LR18步枪采用了重量轻的新型材料,而且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多种材料,展现了中国兵装在这一领域糅合多种不同材料、形成完善整体的功力。

该枪的枪口消焰器,酷似M16

CS/LR18步枪当然也存在问题,没有什么武器是完美的 —— 这一模块化枪族设计的想法,目前可能已经落后了。原因很简单,短步枪和突击步枪之间通过模块化转换,还比较合理,能够较好的兼顾两方面的要求。但到了精确步枪,也就是直接支援班组的狙击步枪,以及轻机枪的范畴,这种通过更换模块来“勉强满足”差距较大的需求的办法,就不太灵了。

事实已经证明,美国M16、俄罗斯AK-74、中国95直接改进的轻机枪,性能满足不了实战需要,它们的步枪底子决定了火力持续性、弹道性能等等都无法满足班用机枪需求。所以美军选择了装备FN公司的迷你米轻机枪。

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CS/LR18步枪对中国步枪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 如果自己无法短期内研制出世界顶级的步枪,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拿来主义”的真髓,借鉴外国产品,打造出中国自主的先进步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