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坦克只有全面装备激光对抗系统,才能在战场上存活

诤闻军事
文|诤闻军事
坦克装甲车辆作为地面高价值机动平台,在现代及未来战场中必将遭受多方位、多手段的威肋。随着制导武器性能的不断提高,精确制导技术在现代信息化战场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近几次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己经充分表明,精确制导武器、反坦克导弹等己对各种地面机动装甲平台构成了严重威肋。可以说,坦克装甲车辆需具备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多手段、多层次、多批次的主动对抗防御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场中保存实力。
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各种军事平台的威胁主要来自精确制导武器。反坦克导弹、炮射导弹、末制导炮弹为典型代表的精确打击反装甲武器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反装甲利器。其中反坦克导弹己发展到第四代。美、俄、英、法、德等国装备的反坦克导弹以第二代为主,二、三代并存;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装备的仍是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美国防务分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确制导导弹的采购量增加一倍,可使作战飞机的损失减少60%,充分显示了精确制导武器威力倍增的效果,在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精确制导武器中光电制导武器占据重要的份额,通过对世界各国研制和装备的对地攻击精确制导武器的分析结果来看:光电制导方式约占75%。
种类繁多的光电制导武器威胁具有命中率高、使用灵活、维修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因而在全球使用的范围不断扩散。并且光电制导武器所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从使用的光学波段来看,从激光到可见光,再到近、中、远红外等多个波段;从技术体制来看,从激光到电视成像、从红外点探测到面成像、从单一方式到复合型制导等不一而足;且由于发展到今天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多数具备“发射后不管”且不辐射信号,对装甲车辆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对抗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干扰技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这类光电精确制导武器除半主动激光和驾束激光发射主动制导信号外,对电视、红外被动成像制导武器探测告警是一个难点,且这类制导武器倍受关注,是各军事发达国家研究开发的重点领域,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研究可对抗多类型光电精确制导武器的有效途径和技术措施,形成适于平台自卫使用的、小型化的车载多功能导弹对抗系统。
针对种类繁多的精确制导武器,激光对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光电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提升我方作战平台的战场存活率。

激光对抗武器可以通过干扰敌方作战平台上的光电载荷,使作战平台上的光电载荷因诱骗、饱和、致眩或者致盲等原因而失效,从而起到保护己方作战平台的效果。激光对抗武器反应速度快,以光速攻击目标,可以不考虑射击提前量,而且目标的机动性也不会对激光器的干扰效果产生太大的影响,且其为非消耗性资源可重复利用率高。
国外己有多种型号的车载激光对抗武器装备或样机投入阵地防空和武器装备自卫使用。如,英国装甲战车防卫辅助子系统是旨在保护高价值地面车辆免受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该系统所配置的激光波段有多种波段,并具备多功能的特点,可对目标导弹实施致眩、阻塞干扰、诱饵欺骗等多种对抗方式。

由于光电精确制导武器和前视观猫设备的光谱范围宽,覆盖可见光和红外区域,因此,单一波长的激光对抗武器装备已不能满足阵地防空和武器装备自卫所需。激光对抗武器装备需要向多波段干扰方向发展。考虑到车载平台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在发展多波段的同时,为了保证装备的机动灵活性,对激光武器系统的体积、功效以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从多波段、小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车载激光对抗武器系统。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