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战坦克仍有帆布设计?设计思路成坦克外观决定因素

美妆集结号7
文|军事集结号
从中国第一代主战坦克59式,到现在的99改,国产主战坦克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留有炮塔和主炮连接处有帆布的特殊设计没有变化。国外主流坦克如M1、豹-2都没有这样的帆布设计,全是钢铁器件。帆布设计从威力上看与现代化武器并不对称,但中国却未曾放弃过该设计在坦克上的使用,这种设计究竟是能给坦克带来意想不到的增益,还是中国坦克防护上的薄弱点?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坦克的炮盾系统。坦克的设计特点决定了火炮与炮塔之间存在有防御缺口,炮塔又是最容易被炮弹命中的地方,主装甲在防护炮塔正面上留下了主炮这个“缝隙”,而且为了能让坦克可以灵活的俯仰,炮身周围必须布置一些细小部件实现其功能。因此,主炮周围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防御盲点。

为了加强坦克正面的防护能力,需要另外加装一个火炮防盾从而减小坦克正面装甲薄弱区的面积。火炮防盾具有内外两个部分,直接加装在炮塔主装甲外面的是外防盾,西方国家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而中国的坦克则多采用内防盾,也就是加装在炮塔主装甲的后面。

在防御力上内外防盾没有明显差别,并且成本形同的情况下内防盾更具优势。而内防盾还有一个特点,炮弹发射出去之后硝烟会被隔断,而且坦克的密封效果更好。最开始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帆布,而后出于对生化武器的防护需求,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材料替代帆布,但不少部队仍习惯性的称其为“帆布”。

从防护性能上看内外防盾各有优劣。采用帆布设计的坦克,优点在于缩小了炮塔开口的同时下降低坦克防盾的中弹率;缺点是占用坦克内部空间,可能会影响某些设备的安装,同时限制火炮角度的调整。
采用外防盾设计的坦克优点是便于维修,能同时与火炮进行拆卸,而且可以更好的调整火炮的角度;缺点是增加了炮塔开口面积,导致中弹几率随之升高,防御能力也整体降低。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