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古代的“高科技”——弩:属于男人们的浪漫情怀

俄乌前线那些事
文|123军情观察室
中国使用弓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古考史》、《太平御览》等许多文献中记载,中国弩在商周时己广泛应用。著名的文物考古专家孙机先生指出:“世界上最早将弩装备正规军,并使之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是中国。”也就是说在西方世界还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城邦的时候,中国已经可以用弩进行大规模应用了。

至今已发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弩箭,是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弩箭。这件弩箭制作得相当考究,弩机为铜质,木质弩臂末端装有错银的铜弩踵,前端装错银的蛇头状铜承弓器。
中国最著名的弓弩要数秦弩了,秦单人弩分为蹶张和臂张两种,都有所装备,蹶张弩是脚踏弓于,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所以蹶张弩机发射时,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的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秦弩由国家同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

我们对秦弩最深的印象要数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秦国士兵们将弩箭铺天盖地的射出的场面了,事实上秦国确实已经能够以“工业化”的方式来生产武器了,弩箭的生产也是制造实行了“机械化”。秦朝弩机各部零件大小标准全国统一,可以互换,已有初步标准化和通用化概念。
当时的弓弩射程有多远?有的强弩最远能射七八百米。要知道著名的AK47的射程才400米,足足是它的两倍多。弱弩有效射程一般在百米左右。目前在兵马俑坑发现的只有这一种,但具体是哪一种弩目前还不清楚。史书上记载秦朝有连排弩,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袁仲一说,是不是强弩,主要看弓背的硬度,硬度越大射程越远。至于秦国弓弩是否在当时最先进,当时各国的弓弩都差不多,秦国的胜利主要还是在于作战勇猛。

弩的出现后,由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因而使得各地的兵器制造者和发明者不遗余力的革新改造。弩的发展就极复杂,创造了许多适应不同战争的需要和各种兵种需要的弩箭。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更是制作了一种连弩,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皆出其意,即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而由他人具体制作。
可惜的是,到宋朝时中国弩达到了巅峰 极其依赖兵器的宋朝还发展出了变态级的“床子弩”,虽然床弩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过,但宋朝把它用到了极致,据《武经总要》记载,宋军使用的床弩共有六种。以后至元代便逐渐地退出战争主流舞台,由于蒙古的征服战争,中原传统的制弩技术失传,到明代虽有弩的装备,但主流武器是弓箭和火器,有记载明代的弩射程不过50步,在那个世代发展火器是朝代潮流。

近代由于热兵器的飞速发展,到了现代更是进入了机械化和信息化战争的时代。弩更是失去了其在古代战争中的“王者地位”。但是,弩却受到了特种部队的青睐。让这种源自古代的冷兵器重返信息化战场,在反恐处突和特种作战任务中发挥着其他技术装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弩的不可言喻的“酷炫”造型让各式的军用弩成为各种枪战类电子游戏的“标配”。
弓弩作为一种前后历史达到了上万年的武器,至今仍然与时俱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除了本身仍然有一定的实用性以外,还因为弓弩的力量都来自人本身,人类即使进化到今天,很多人内心深处依然会存在对原始力量的向往和崇拜。这是现代很多的热兵器无法带给我们的“男人的浪漫情怀”。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