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本人发明了一技术,最高兴的却是中国人,让其肠子都悔青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前沿哨所

资料图:扫码支付

如今“扫码”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用手机“扫一扫”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而自2011年中国公司拿下多国二维码扫码技术专利权以来,在2017年9月光是依靠海外专利授权这家公司就至少赚了7亿多元。可很少人知道,二维码其实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早在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就发明了二维码,但因为目光狭隘,完全错估了二维码在未来社会的广泛应用,而白白放弃了这只能“下金蛋的母鸡”。在二维码发明20周年之际,腾弘原在接受欧洲专利局颁布的“2014欧洲发明大奖”时,甚至还语出惊人道,“二维码最多还有10年寿命”,完全暴露出日本人目光的短浅。

资料图:扫码支付

据日本网站的一篇文章称,在利用二维码进行的移动支付方面,日本的使用率仅6%,而中国是其16倍高达98.3%,可见两国差距十分明显。同时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及支付宝扫码的总人次高达15亿。

也就是说,仅中国人每年使用二维码的次数,就至少达到5000亿次左右。如果以每扫一次收一分钱计算,那腾弘原每年光在中国就能赚上50亿元了,可他却因为短视而错过这巨大的经济收益。而最近,日本也终于坐不住了,开始追随中国的脚步。

据日本媒体2月28日的报道称,日本三大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将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合作,为支付时使用的二维码制定统一标准,并争取在2019年投入使用,以推动日本加速向无现金化前进,并提升银行的业务效率。

资料图:扫码支付

就有中国网友称,“从领跑到追随,日本心态调整的真快。一个国家只做对的事情,这份隐忍和追求实用正是日本就算全球都知道他是个猥琐的弹丸之地,但却不得不承认他是个经济强国的原因”。

二维码结算在中国已经非常普及了,它在减少了ATM机和银行柜台人员数量的同时,也减少了近8成现金处理的费用。同时积累的结算数据,也有助于企业把握消费动向,创造新的商机。而日本现在才想起追随中国步伐,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晚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