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电子研制战机,面对新战机的出现,并非毫无作用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近年来,随着歼-20、歼-16、歼-10等新型战机的交付,大量空军老旧战机开始退役,我军迎来换装高潮。但在这波大潮下,有一款老战机不但没有迅速退役,反而在经过改装后,成为我军第一款电子战战机,它就是歼轰-7“飞豹”。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与歼轰-7对标的新战机是歼-16,而歼-16在航电、载弹量等方面都远超歼轰-7,该机曝光之初,网络上有关彻底换装歼-16、退役所有歼轰-7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几年过去,歼轰-7非但没有退役,反而冒出了新型号,可见,即使富裕了,老飞机依旧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歼轰-7的全面性是它得以“存活”至今的法宝,歼轰-7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一款以对地对海攻击为主要任务的全天候战斗轰炸机,作战半径1650千米,载弹量5000千克,最大速度1.7马赫,可挂载火箭弹、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和空空导弹等多种武器,使用十分灵活,具备很大的改装潜力,是海航和空军的主力战轰,在歼-16已经服役的今天,歼轰-7的服役数量依旧高达200多架。

由于皮实、改进潜力大,“飞豹”在新世纪诞生出电子战型号,仿照美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由飞豹改装而来的电子战飞机被亲切地称为“咆哮豹”,是我国第一款电子战飞机,在歼-16电子战版本出现之前,“咆哮豹”一直是解放军唯一的电子战飞机,为保卫祖国领空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歼轰-7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发动机和航电系统过于落后,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进行改装,但好在这些歼轰-7机体寿命还剩二三十年,在长期的使用中,这些改装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自歼轰-7诞生以来,已经出现了歼轰-7A、歼轰-7B等升级型号,歼轰-7家族依旧活力十足,在歼-16的生产数量足以替换歼轰-7之前,歼轰-7还需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除此之外,鉴于歼轰-7尚处壮年,早早退役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毛主席说过,浪费是最大的犯罪,与其让还有余力的歼轰-7退役,倒不如拿“飞豹”训练训练飞行员,保持海航和空军的飞行员规模,为将来换装歼-16做好准备,战时也能弥补新机换装不足下的前线支援火力。虽然今天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难时代,但实事求是地节约还是必要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