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此人奋战第一线,只为让中国潜艇更安静

军迷圈官微
文|兵器次元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位重量级的中国军工科学家,这位科学家让中国潜艇变的越来越“沉默”,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潜艇的隐蔽性和实战生存率。潜艇作为一种非对称作战装备,噪音的大小直接决定它的战斗力高低。我国核潜艇在过去曾一直被国际媒体点评为噪音大,但现在,这位科学家和它的团队改变了这个现状。

这位科学家名叫何琳,他跟我国的另一位顶级军工专家马伟明一样,都是来自海军部队、而且是同一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核潜艇是大国的重要装备,是世界公认的战略级武器,也是海军中最难被发现的舰艇。潜艇强调隐藏,在隐蔽中突然发动袭击,让敌人猝不及防。对当代大国来说,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决定该国核反击能力强弱的关键。其研发难度极高,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该技术。而静音技术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何琳院士在潜艇静音领域已经研究了30多年,不只是潜艇的静音,水面舰艇的静音也非常重要。何琳院士专攻该领域,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他还有发明专利3项,他率领的团队还获得了“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何琳院士研发出了五代舰船隔振系统装备,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隔离机械振动产生的噪音。何院士还研发了一系列的相关核心元器件,让中国在机械系统隔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让我国舰船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30多年前,何琳考取了海军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专攻舰船减振降噪技术。当时国内的减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和仿制,始终受制于人。这30多年来,何琳院士带领创新团队,致力于减震降噪技术。先后研制出7个系列的产品,拥有数百种规格。这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减振元件,让潜艇隔振装置实现了多次技术飞跃。
目前何琳院士研制的隔振系统已经应用到了潜艇上。以核潜艇为例,潜艇的噪声是机械噪声,水动力噪声和推进器噪声。为了解决推进系统的噪声,何琳院士的校友站了出来。同样是我国顶级专家的马伟明少将研制了无轴泵喷推进系统,该技术让螺旋桨的噪音降低了10分贝,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机械推进轴产生的噪音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反潜技术的发展,这使得潜艇的静音性能变的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该技术决定了潜艇的存亡。何琳院士和马伟明院士研究的多项新技术和相关材料,设备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潜艇能够逐步赶上并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最终实现超车。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