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伊拉克战争的受害者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把西方的最后一点人性照亮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火星方阵

作者:王德华

纳迪亚•穆拉德是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共同得主,是雅兹迪人权活动家,也是伊拉克恐怖分子奴隶的幸存者。

她利用自己的痛苦经历——2014年在摩苏尔被武装分子绑架、奴役和强暴——成为伊拉克雅兹迪少数民族的倡导者,以及难民和妇女权利等更广泛问题的倡导者。

她的苦难始于2014年,当时武装分子抵达她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科科村(Kocho)。她的母亲和她的9个兄弟和继兄弟中的6个被处决,而村里的许多未婚妇女被当作奴隶,在武装分子手中捣来捣去。

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她回忆起2014年8月3日的恐怖事件:“近6500名雅兹迪妇女和儿童被绑架,社区约5000人在那天被杀害。”在八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把我们和我们的母亲、姐妹和兄弟分开,有些人被杀害,有些人失踪了。”

当恐怖分子占领她的村庄时,她还是一名高中生。她曾希望成为一名历史老师或化妆师。然而,她的生活被激进分子残忍地撕裂了,这些激进分子企图把伊拉克所有的雅兹迪人都赶出去。她最终逃到了摩苏尔,一个穆斯林家庭帮助她获得假的伊斯兰身份,使她得以逃离恐怖分子的地盘。

穆拉德此前曾获得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人权奖、萨哈罗夫奖(Sakharov Prize)、克林顿全球公民奖(Clinton Global Citizen Award)和联合国西班牙协会(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of Spain)颁发的和平奖。她出版了畅销的回忆录《最后的女孩》。

2016年,23岁的她被任命为联合国第一位维护人口贩卖幸存者尊严的亲善大使。同年,她敦促全世界更积极地打击恐怖组织,并宣称:“除非我们强迫他们放弃武器,否则恐怖分子不会放弃他们的武器。雅兹迪人不能再等了。”

一年前,她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讲话,描述了她如何因逃跑未遂而被强暴。她说,在恐怖分子的统治下,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合法的——因为雅兹迪人不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可以因为宗教原因被当作奴隶。

“他们贩卖女孩,那些未成年的女孩,因为恐怖分子认为这是伊斯兰法律允许的,”她说。“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攻击某些人,而是为了攻击所有的雅兹迪人。”

她说,“我是恐怖分子的奴隶,我讲我的故事,这是我最好的武器”;“我不是为了演讲才长大的”;“我想看着那些强暴我的人的眼睛,看着他们被绳之以法”。“最重要的是,我想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拥有像我这样故事的女孩”。

伊拉克女孩穆拉德的悲惨遭遇让人落泪,她只是深陷苦难的伊拉克的一个缩影,是伊拉克战争的牺牲品。这正应证了一句话,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真是“一钱不值”。

美国为了控制石油,以所谓“民主”发动伊拉克战争,于是产生了怪胎恐怖分子。上千年来两河流域牧草尖上都流出奶汁,如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比河,流淌的都是鲜血。

之前美国总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然后被美国侵略的伊拉克受害的女性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多么大的讽剌。一个十几万人的恐怖组织,世界10多个国家以反恐名义打了几年还没有剿灭。背后没有大国支持,谁信?千千万万个穆拉德因战争承受的苦难,这笔账找谁算?

叙利亚小男孩艾兰之死,用最残忍的方式唤醒了全世界,将西方国家最后一点人性照亮。可惜的是,这点爱心却如流星划过很快熄灭。中东依然炮火连天,就与同黑暗的遂道,看不到尽头的光亮。

穆拉德的不幸博得了西方的一点同情,也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仅此而己。这不可能改变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正深陷战火的千千万万妇女的命运,穆拉德最终可能只是一个工具,西方假慈悲的工具。

颠沛流离和受尽苦难的生活,我们只是从电视里看到、从网上读到。感谢我们的祖国,即使她没那么完美,但每天撒满和平的阳光。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