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本第一款可重复发射火箭:全长7米 能飞到100米高空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表示,日本首款可回收复用火箭的测试机将在2018年末于能代发射场进行测试,这款测试火箭全长7米,将被发射到100米的高空并启动垂直着陆流程,而这一发射高度将在未来逐渐扩展至5000米。据悉,这一测试是为JAXA在未来(2020年之后)和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开发正式的可回收复用火箭铺平道路。

图为先前JAXA为可回收复用火箭开发的RVT-3测试火箭。

众所周知,依靠着低于1亿美元的报价和具备弹性的灵活发射周期,以及不逊于常规运载火箭的运力,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九号系列可回收复用火箭在近几年来表现优异,生生从美欧中俄的传统火箭发射业务份额里撕下了一块肉,改写了世界商业航天市场的格局。

但日本JAXA的可回收复用火箭研发,并非是对SPACEX公司的跟风——和SPACEX崭露头角之后,中国和美国各民营航天企业的争相效仿不同,JAXA的可回收复用火箭研发始于1999年,那么在历经二十年的研究之后,JAXA做出了什么成果?

图为JAXA为可回收复用火箭开发的各型测试火箭剖面图。

乍一看来,本次JAXA开发的测试火箭应用了液氢液氧着陆发动机,比SPACEX公司"猎鹰九号"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还要更"高大上"一点,但正如上文所述,这台测试火箭的全长(高)仅有7米,推测重量也不会超过1.5吨。

同时,液氢液氧着陆发动机也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1999年,日本JAXA开发的RVT-1复用测试火箭就应用了这款发动机。而在2003年的RVT-9-4测试当中,测试火箭也成功从42米高的空中着陆。换句话说,除了加大火箭的重量和体积之外,这十几年来JAXA的可回收复用火箭开发进度基本上等于零。

图为2008年发射升空的猎鹰一号运载火箭,该火箭奠定了SPACEX的成功。

事实上,即便是JAXA这一次"画饼计划"里的测试火箭,其本身依旧是不具备航天运载能力的"玩具"。至于常规运载火箭真正要攻克的感知、遥测、姿态控制、耐热和结构强度等工程难题,JAXA一律可以不用考虑:其最高发射高度只会达到5000米,还不如一般的民航客机。

更何况作为世界航天业界公认的难题,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和常规运载火箭根本就是两码事。以猎鹰九号为例,其"可回收"的不仅只有火箭箭体和整流罩,更有占火箭成本大头的"梅林"发动机。

图为生产线上批量建造的"梅林"发动机。

作为对比,美国SPACEX公司验证其可回收复用火箭概念的产品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款高度超过20米,质量达到40吨的"正规运载火箭",其在近地轨道上的运载能力也达到了500千克,完全可以作为低端商业运载火箭使用。

而JAXA的测试火箭就算能成功,其商业意义也等于零,这是毫无疑问的。

图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中国第一款可回收复用火箭将在其基础上诞生。

因此,说到底JAXA也是看上了可回收复用火箭显著降低发射成本的优势,才抓紧把以前没成功的创新再拿出来"炒冷饭"。

但即便这碗冷饭炒成了,日本航天仍旧需要一个将这些技术整合到实际运载火箭上的过程。至于这个过程和中国在现有运载火箭上"摸索"的过程孰优孰劣,恐怕我们从日本JAXA这20年来从概念领先到"炒冷饭"上的踌躇就能看出结果吧。(利刃/TO)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