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为啥这么高频演练对地打击?一艘火力能顶一个营

军迷圈
文|鹰眼图说军事
近年以来,中国海军的演习逐渐增多,而除了海上打击任务、防空反导等任务以外,最重要的则是对地支援。相对于绝大多数海军来说,对地打击实际上是难度非常大的,毕竟大多数战舰的系统更多用于防空和反舰,很少拥有对地打击武器,而中国海军近年以来的训练也颇为奇特,除了使用对地打击和战机执行任务以外,更多是使用舰炮执行对地打击任务。这主要是因为海基的舰炮比陆基的舰炮要强大的多,即使是在同口径的情况下,海军舰炮的打击能力也远远超过了陆基火炮,因此在海军陆战队进行登陆作战的时候,战舰上的舰炮是最合适的对地打击武器之一,这也是海军的优势。
陆军的火炮一般情况下受到了冷却和体积限制,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陆军的火炮射速都只有每分钟6到8发,极限射速也仅仅只在20发/分钟的射速,并且最多只有3发,德国PZH2000和中国PLZ05都拥有三发疾射的能力,只需要9秒就能打完3发炮弹,并且可以通过火控系统将三发炮弹精确的打在一个落点上,但其射速和作战能力也就仅限于此了。但海军舰炮就完全不同,海军舰炮一般情况下采用液冷配置,液冷配置再加上甲板下的自动输弹装置和火控系统,海军舰炮能够获得相当强大的射速和打击能力,一般至少是陆军火炮的五到六倍,较为先进的火炮甚至可以达到10倍以上的速度。
因此同口径舰炮的打击威力一般是陆基火炮的10倍左右,因为海军舰炮的药包和弹重都相对较大,一般是陆军火炮的150%左右,因此打击威力实际上也要大得多。我国海军现役装备的76毫米和130毫米舰炮都拥有非常强大的打击能力,尤其是052C/D上装备的H/PJ-45A舰炮,这种130毫米的舰炮打击能力远远超过了我国之前的火炮,虽然口径上并没有太多优势,但我国这款舰炮倍径达到了70倍以上,无论是射程还是打击威力都相当强大,这款130毫米主炮和我国054、056上装备的76毫米主炮配合,完全能够保证足够的火力用于压制敌方的岸基防御系统。
但客观地说,我国海军里对地火炮支援最强大的战舰并不是052D,而是现代级,相对于052D上的单管130毫米舰炮,现代级装备的是2门双管130毫米舰炮,足足拥有4门130毫米舰炮,由于拥有接近100吨的重量,AK130完全可以以10到40发的速度持续执行打击任务,即使在低速射击的情况下,10分钟就能投送1000发以上炮弹,打击威力比得上一个陆基155毫米榴弹炮营,远远超过了一般战舰。
对地打击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海军的“必修课”,和美国海军一样,我国以后甚至会建造专业级的“火力支援舰”,而现在这种战舰实际上只是“客串”而已,无论是打击能力还是成本都不合算。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