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培养一名金头盔飞行员要半吨黄金?看完这些训练都说值了

军迷圈

关注

文|鹰眼图说军事

据军报媒体报道,11月10日刚刚结束的空军“金头盔-2017”考核于当天17时30分鸣金收兵。来自中国空军各战区16支航空兵部队,经过10天鏖战,最终由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夺得“天鹰杯”,此外,分别来自南部、北部和西部战区空军的六名优秀飞行员斩获“金头盔”,成为我军制胜天空的新“王牌”,自2011年以来,为鼓励飞行员空中对抗,中国空军设立的“金头盔”奖,也充满了自由空战的意味。在“金头盔”争夺战中,飞行员需要全程实施电子对抗、全程开展无限制对抗,从超视距攻击到近距格斗,全空域实施自主作战、自主应对风险,可以说,中国空军的“金头盔”大赛是按照实战要求,培养出来的都是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要培养一名能打仗能打胜仗的“王牌飞行员”谈何容易?

我们知道,在现代空战向新一代超视距攻击技术和隐身战机技术迈进的当下,现代空中对抗已经使得空战的节奏变得更加简洁迅猛,对抗的精彩程度却远不如从前,敌我双方在空中可能几个大批次中距空空导弹对射,天空中就没几架战斗机了,加上强大电子战能力,电子干扰和电子压制,让过去在天空中随意缠斗的空中搏击失去光芒,战斗机飞行员以后就不用练习空中格斗了吗?

但实际上,你错了。目前在世界各国空军的训练中,近距空中格斗不仅热度未减,反而愈演愈烈,自由空战在世界各国空军训练中普遍展开,并被当成一支空军部队最能显示其技战术训练水平的重要课目。所谓自由空战,指空中对抗训练中不规定套路,不设置高度差,空战双方在三维空间内充分发挥飞机的极限性能,合理使用各种武器,根据空中态势自由灵活运用战术,以达成攻击条件为目的的近距离空中格斗训练。

过去,我国空军的空战格斗都是飞行员在特定高度和特定飞行空间内切磋技艺的,这样就与实战环境有所脱节,我国创建“金头盔”最初的主要是因为我国飞行员在与国外飞行员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国外非常流行的"自由空战"概念及训练方式,之后就本着"强化作战意识,锻炼战斗精神"的目的,开战的一个作战锦标竞赛类演习,其最初的组织形式和过程方式借鉴了部分美军"Top gun"的特点。

目前我军的空战对抗规则,没有预先的规定套路,也不分主、被动约定,空战从均势迎头态势开始,从高空持续到低空,即使带着副油箱的情况下,机动过载从正7个G到负2个G,摆脱被动态势时甚至会开加力大角度俯冲至超音速,近期,歼11B战机部队成功“击败”了电子战能力超强的歼10B部队,足以说明空战对抗的激烈程度,所以,曾有些媒体形容优秀战斗机飞行员“可遇而不可及”,而培养的花费更是天文数字,甚至有“半吨黄金培养一名王牌”的说法,因为一名能在强者中脱颖而出的更强者,一要自身的条件具备天赋,不仅有强壮的身体素质(在战斗机做大机动时身体能抗过载抗充血),还要有强大的应变能力、操作能力和协同能力,而培养这样一名飞行员,需要年平均300至400小时的飞行时间,以及同等时间甚至更多的地面模拟舱训练,这中间的战机的油料费用、战机维护费用,武器弹药、联合作战、打靶投弹这一系列支出都都是天文数字,但只有花这些钱,我们才有更好的训练成果,以及更好的飞行员,这个钱花得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