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款六代机,将在中国诞生?美俄难以接受

军迷圈官微
关于6代机,各大国目前的进度,笔者以前也大体讨论过一些。不过这里首先要从头捋清楚战斗机划代的问题:
很多读者过去经常提到这个问题:原本都说具备4S标准的隐身战斗机是4代机,还有海4代的说法,怎么现在说这类飞机都成了5代机?
实际上这个造成划代混乱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俄罗斯。F22A和F35这些飞机,美国人一开始都叫做隐身4代战斗机,把F16、F15这些飞机的早期型号,都叫做典型的三代机,而把后来升级了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现代数据链的升级三代机,叫做三代半。
而F4等很多国家还在用的这代老式战机,则是典型的2代机,这个划分本来是非常清晰和完整的。某方一开始也是跟随美国海空军的这个划分办法,来对自家的战斗机进行划代。
但是俄罗斯方面长期研发不出和F22A和F35一样水平的隐身战机。他家在世纪之交搞的SU37、米格141这型号都是不伦不类导致半途而废。真正的4代隐身机迟迟出不来,等到T50这种半拉子隐身机开始试飞时,美国人的F22A的生产线都关闭了。
很明显,在3代机时代仍然和美国基本并驾齐驱的俄罗斯航空工业,在隐身时代已经落后了至少15年以上。
但是俄方显然出于维护自尊心和宣传的需要,绝不会承认这种落后和差距,又觉得自己在SU37和米格141上走的弯路有些冤枉。于是就把SU27这代飞机定位为典型的三代机,对标F15。则把SU35、SU37、米格141这些飞机强行拔高为4代机,最后把SU57吹捧成了5代机。
具体性能对比F22A能不能比得上先不说,先在口头上压F22A一把,属于明显的嘴硬,赚对方的便宜,这就是一个现实比拼脸皮厚度的问题。
“
如果美国人坚持F22A和F35还是典型的4代机,那么岂不是直接被俄方讨到了便宜?
于是美国人后来也直接称呼F22A和F35是五代机,而俄美的这番折腾,让某方海空军明显有些为难。一开始谁谁家老老实实地跟着美军的划代标准来,不想跟着俄国人口头逞英雄。
不过当美国人都改了标准之后,如果还说某20还是4代机,岂不是又被别人白白的赚便宜说比美俄都落后一代,在这种别扭的局面下,某20也逐步由典型的重型4代机的说法改为5代机。不过有时出于惯性,还会称呼其为4代重型机,而10C和16等就被称为三代半。
这样某方中间就没了属于4代的典型战机,搞清楚了这个划代原委后,下一代战机在全球基本都被称为6代机,好歹算即将再次统一标准。
不过搅局的又来了:英法这些从来没有研发过典型5代机的国家,弄个模型就敢说是6代机。其实看看他们的PPT指标,似乎超过F22A都难。而俄罗斯人干脆把一架无人机叫做6代机,可见越是跟不上技术潮流的,越想在中间搅局。
现在即使在过去研发1到5代喷气战斗机中长期引领潮流的美弟,对如何研发6代机似乎也犯了难,没钱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美国海空军现在居然提出:不把6代机作为一种单独的领先平台来投资,而是采取搭积木,或者说搭人梯的方法来突破,甚至需要把B21、高空高速无人机和激光器这些东西强行结合在一起,突破到哪里算哪里!
而正当美弟犯难想走捷径的时刻,某方却刚刚公布了某核心团队,已经拿出了至少8种六代机的方案,甚至有4种已经进行过低空飞行试验,这速度就相当惊人了!
笔者认为4种低空试验未必是完整版的6代机试验,而很可能是缩小比例,将其无人化的试验试飞。而所谓的低空试验,也非真的飞几百米的低空。这里说的低空,很可能是相对于完整版本6代机的双6指标来说是低空。也就是说,某个方案,最终完整版本要飞到6万米高度、以6马赫的速度飞行。
而用来缩比例试飞的无人机,最后飞到了4万米高度4马赫水漂突防。这4万米高度,相对于完整版本的6万米水漂,就已经是“低空”了,结果是真正6代机还在8个方案中优中选优。
而用来试飞的模拟无人机先成了实际列装的武器,据说这次就要展示其中的一两种,算是意外的收获。某20的总师已经有相当时间没公开露面了,虽然人已到高位,但是大师就是大师,被认为现在率领一批更年轻的大师,集中力量突击2大工程。
一项即将成功,一项已经成功,这即将成功的,大概率就是全球第一种真正的6代机。
荐号
“9”,为你揭秘“21世纪“新奶头战略””的全部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