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场需求提升赛场标准,这场后勤比武不一般!

军迷圈官微
文|新疆武警

卫生员沉着处置“战地”伤情,包扎手法快速精准;炊事员翻锅扬铲尽显身手,特色美味相继出炉;驾驶员人车合一辗转腾挪,驾驶车辆“正中靶心”……近日,武警新疆总队机动六支队举办的后勤专业兵大比武火热上演,各基层单位后勤专业上的岗位模范和行家里手齐聚“擂台”,他们技术精、标准高、素质硬,用匠心诠释“保障力”就是“战斗力”的宗旨。在这个高手云集的大比武中,他们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现在,请跟随小编的镜头一起到现场瞧瞧吧!

“每一个岗位都是战位,保障兵也是战斗员。”支队支队长袁春明介绍,这次后勤专业兵比武坚持对表新大纲、新要求,坚持从实战出发,围绕锤炼应急保障中吃、住、运、医、修等方面能力,从难从严设置竞赛课目、构设实战背景,全面锤炼部队的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武器分解结合,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只见头戴眼罩的军械员韩阳阳双手灵活地翻转、推拉,分别对95式自动步枪、88式狙击步枪、92G手枪三种枪械进行分解结合,伴随着机械零件之间清脆的碰撞声,弹夹、枪托、活塞等零部件仿佛长了眼,准确到位,不差毫分。“3分15秒!”在场裁判员惊呼,韩阳阳打破了无光作业条件下对三种枪械分解结合的支队记录!
“战场条件瞬息万变,在无光条件下遇到枪械故障的可能性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就要以最严苛的标准、最接近实战的训练,才能锤炼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获得冠军的韩阳阳高兴地说。

艰难复杂的实战环境对卫勤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迅速有效的救护在实战中至关重要。在模拟战场的环境下,参赛的卫生员李忠林疾速爬过“封锁区”铁丝网,利用地形隐蔽接近受伤战友,并进行胸部徒手按压、清理口腔、人工呼吸等救护动作,“伤员”恢复意识后,又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直至到达安全区……接近“伤员”的过程消耗了卫生员李忠林较大的体能储备,再继续完成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救护组合动作更是难上加难。赛后,他对笔者说到:“因为体能消耗大,没发挥出全部实力,看来自身的体能水平和实战标准还是有差距。”


实战的标准不是严,而是苛刻。在驾驶专业比武中,电子计时精确到毫秒,测算距离严格至毫米。倒库移位比武考场,规定时间内驾驶员王笑年开着数吨重的卡车,紧盯后视镜、松踩油门刹车,给油、打盘、复位,两进两退一气呵成,车尾的固定针正中车位后方的定位靶靶心。“十环!”,王笑年过硬的车技赢得了在场官兵的一片欢呼。



要真正让后勤变“前勤”,才能保打赢。西红柿炒鸡蛋、酸辣土豆丝、土豆炖牛肉、辣子鸡、紫菜蛋花汤,美味诱人的香味弥漫在营区院内,这是军需烹饪专业比赛需要完成的“标配套餐”。6个参赛队需要在1小时内完成刀工检验、给养单元展开、保障100人饭菜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路参赛队员大显神通、紧密合作、默契配合。经过比拼,来自勤务保障大队的参赛队烹制的美食色香味俱全,受到评委的一致点赞。



此次后勤专业兵比武,共决出了9类专业11个单项冠军,既比出了后勤官兵的过硬素质、精神风貌和打赢底气,又全面检验了后勤训练的真实水平,切实找准了当前后勤训练的薄弱环节,汇聚起大抓实战化后勤训练的共识和合力,达到了以考促训、以评促备、以比促练的竞赛目的。

图文丨张剑、张小民、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