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2035年将有超音速客机,中国有必要发展超音速客机吗?

军迷圈官微

关注

近日,国内官方媒体公布了中国超音速客机的相关计划。据报道,中国航空研究院前沿技术研究部副总工程师徐悦表示,随着技术的攻关,科研的持续投入,中国有望在2035年前后,将首架超音速客机原型机送上天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协和超音速客机与前苏联图-144超音速客机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这两款超音速客机都投入民航使用,但是由于受技术、经济性、舒适性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两款超音速客机均已退出客机市场。

由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世界上第一架首飞的超音速客机——图-144,于1962年研制,1968年12月首飞,1975年12月服役。图-144超音速客机,长65.7米,翼展28.8米,高12.55米,最大飞行速度2.35马赫,航程6500公里。1977年11月开始提供载客服务,但1978年5月23日空难发生后,其停止载客服务。

由英法联合研制的中程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相较于图-144的“昙花一现”,它的命运就相对好上许多。

上世纪50年代,英法合资研制超音速客机,1969年3月该客机首飞,1976年1月正式服役;该机最大飞行速度2.04马赫,最大载重航程5110公里。2000年7月25日,法国航空一架协和飞机(F-BTSC)由巴黎戴高乐机场滑行起飞时,被跑道上的一块由一架美国大陆航空DC-10发动机脱落的金属薄片割破轮胎,轮胎碎片冲击油箱造成油箱内部燃油剧烈波动,油箱从内向外破裂,造成协和飞机起火失事。此次事故造成机上100人全部遇难,该机也在2003年10月正式退役。

可以说,超音速客机存在各种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何中国要“入坑”?

据悉,当今世界各国在研超音速客机均采用“静音”设计,就算该客机以超音速从城市上空飞过,其产生的噪音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中国计划研制的超音速客机也采用相关技术与设计,能让其保持2马赫巡航速度的同时,还具备较高水平的经济性与降噪性。而这其中,要想解决经济性,就必须拥有更高效的航发,至于该航发是用国产还是采购,相关报道并没有提及。

其实,像前苏联图-144与英法合研的协和式飞机之所以被民航抛弃,主要是因为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客机的用途终究是服务于客户,不像军用飞机那样追求战斗力与机动性,客户的安全保障是第一位,如何保障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是飞机制造企业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另外,超音速客机的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与服务,民航公司是否有能力解决。毕竟以超音速飞行,机体容易受伤,需要定期的维修保养,这势必会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投入,航空公司是否愿意?如今,又有多少航空公司有采购意向?

小编认为:祖国能研制出属于自己的超音速客机,这是实力的体现小编自然感到高兴,但是如果超音速客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商用价值并不明朗,小编认为就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去研制什么超音速客机了,先集中精力搞定国产航发再说。

——END——

文字 :网络

图片| 网络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章来源和立场与本公号无关

敬请收藏军武酷小号武酷君,因为军武酷文章深度缘故,不排除某一天军武酷被HX,大家还可以在小号找到共鸣!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军武酷

简介:最新的军事资讯,最全的时事点评,拒绝打官腔,无观点不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