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能否替换歼轰7A?批量换装还需克服一大瓶颈

军迷圈官微
文|123观察室
作为一款从海军到空军的飞机,飞豹算是开创了我军的一种先河,但飞豹战机落后的初始设计,一直被军迷网友诟病。如今海军有了更好的选择歼16,飞豹到底是否应该被替换?歼16能否胜任飞豹的作战功能?本文就跟网友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就是气动布局和飞机动力,飞豹是一款标准的二代机,却承担了三代机的任务,其气动布局采用了常规布局,发动机采用了“秦岭”,然而秦岭发动机是仿制的英国斯贝202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对比如今的世界先进航发来说,已经是远远落后了,推重比低不说,结合飞豹的落后设计,让飞豹只能承担“炸弹卡车”的任务,而无任何的空战能力,甚至在发射火箭弹和近距空空导弹的时候,还会导致进气道吞烟,从而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在中俄联合军演时甚至还出现过这样的机毁人亡的事故。
第二就是飞豹的弹射座椅,飞豹有记载的飞行事故推测有11次,然而弹射成功的概率却异常之低,纵然因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极力挽救飞机等因素,但是其落后的弹射设计却始终是个绕不开的问题,飞豹在弹射时,首先是后座抛盖弹射,然后前座抛盖弹射,一共4个动作,抛盖弹射耗费的时间就无形中比穿盖弹射要增加不少,更别说将两个盖进行分别抛盖了,然而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此前有消息称歼轰7将改进出更加先进的JH7B,一体化的座舱盖也将应用,但歼轰7B一直没有露面,空军在拥有歼16之后,对歼轰7B已经彻底不感兴趣,因此也就无限期的搁置了这个计划。从目前的方向来看,JH7B应该已经下马了?
歼轰7B的下马,其实不仅仅因为歼16的性能更加出色,更加让空军满意,而是因为歼轰7B就算持续改进,也无法完善其落后的基础设计,发动机不改,不仅机动性无从谈起,载弹量也无法大幅度提升。唯一解决问题甚至是根治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彻底换装,无论是空军还是海航,对于歼16都是满心期待的,众所周知歼16是在SU30MK和歼11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性能歼击轰炸机(双重任务战斗机),其延续自苏27和苏30的高机动性能和我军日益丰富的挂载,让其具有了天然优势,不论是执行对地遮断打击还是空空作战任务,都足以胜任,从这个角度来讲,用歼16替换飞豹家族,是最完美的。
然而歼16目前最大的问题,却不是性能不完美,而是价格和产能,由于其承担的作战任务主要是以对地打击为主,因此不论是航电还是机体,成本都是成倍提高的。而目前歼16自生产以来,产能也是困扰了目前成批量换装的一大瓶颈。更何况,歼16电子战型号自然还在试验中,对于我军攻击编队至关重要的电子战能力,只有歼轰7A拥有,因此综合以上情况来讲,歼16虽然可以完美替代歼轰7A,但尚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投入,现在想要全面替换,还不是太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