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关系再度剑拔弩张,但冲突升级可能性不大

军迷圈官微
文|观点中国
王世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南亚研究所 副所长
据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空军于当地时间2月26日凌晨越过印巴实际控制线,对巴基斯坦境内巴拉克特(Balakot)地区的武装分子营地发动空袭。印方宣称,印度空军共投掷了1000千克的炸弹,出动了包括幻影2000、预警机等在内的多架战机。巴方否认空袭导致巴方人员伤亡。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和陆军参谋长巴杰瓦随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表示将在“巴基斯坦认为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进行回击。27日,巴基斯坦宣布击落2架入侵巴基斯坦领空的印军飞机,并且俘虏了印军飞行员。
印方发动空袭旨在报复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遇袭事件。2月14日,印度“中央预备警察部队”车队在印控克什米尔普尔瓦马遭遇自杀式袭击,导致44名军人死亡。事后,总部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穆罕默德军”宣布负责,包括总理莫迪在内的印度诸多高官宣布将采取报复措施。
按照印方说法,2月26日空袭发生地点巴拉克特距离印巴实控线约50公里,可谓1971年印巴战争以来印度入侵巴基斯坦境内最远的一次袭击。
印度总理莫迪在发动空袭后的集会上表示:“我向印度人民保证你们非常安全,不会让我们的国家崩溃”。外秘书顾凯杰表示,空袭打死了大量武装分子。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和陆军参谋长巴杰瓦则予以否认,表示巴基斯坦战斗机对印度战斗机进行了有效拦截,印度战机仓促之间扔下炸弹,并未导致巴方人员伤亡,但巴基斯坦将对印度采取报复性措施。此外,印巴军队26日在实控线附近多处交火,导致多人死伤。27日,巴基斯坦宣布击落2架入侵的印军飞机。
尽管印巴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但双方之间冲突进一步升级可能性仍然不大。从历史上看,印巴克什米尔地区曾经多次发生类似袭击和交火事件,双方姿态都摆得很高,通过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宣布发动各类军事行动等彰显强硬立场,但均未导致两国局部战争,遑论全面战争,这源于印巴均不愿意承担全面开战的后果。
从现实看,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其战略目标已经从在南亚地区压制巴基斯坦升格为在全球政治舞台发挥更大作用,而在克什米尔地区与巴基斯坦全面开战势必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制约其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
巴基斯坦近年来与印度的综合实力差距拉大,在常规军力方面无法与印度抗衡,政府和军队对此心知肚明,也不愿意与印度开打。此外,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都希望维持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已经明确表态敦促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军事冲突进一步升级。
从大局分析,当前印巴均面临棘手难题,克什米尔问题均非眼下核心议程。印度方面,2017年12月,美国正式出台“印太战略”,印度当局表示积极欢迎和支持,希望借助美国战略拉拢获得包括武器和防务技术在内的更多实际好处,加速印度崛起和现代化进程。但近期印美贸易摩擦却有升温迹象。美国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优先”,在经贸方面无论是与战略对手,还是盟友或者合作伙伴都希望自己占便宜、拿好处,对印度也不例外。
例如,特朗普政府早已对来自印度的钢铝制品提高了关税,并减少了享受美国普惠制待遇的印度产品数目,印度则反复评估对美国29种输印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近期更是针对电商经营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例如在电商出售自身持股企业商品等方面做出了限制性规定,这导致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等严重不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评估全面取消印度享受的美国普惠制待遇,这将对价值60亿美元的印度输美产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巴基斯坦方面,巴基斯坦迫切希望借助中巴经济走廊实现本国经济起飞,并积极推动走廊的国际化,已经争取到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在瓜达尔港等地投资建设炼油厂和石化企业。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急于从阿富汗战场抽身,在巴基斯坦帮助推动和平进程方面抱有更大期望,前段时间波折不断的美巴关系出现转圜,巴基斯坦当局显然也不希望印巴冲突影响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前景。
印度将于上半年举行新一轮议会选举,莫迪能否领导印人党赢得连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例如普通民众对本届政府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期待部分落空,反对党抱团趋势正在加强等。
在此情况下,莫迪政府需对巴强硬彰显其“印度捍卫者”角色,迎合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但也需要掌握尺度,而将事态升级为印巴局部,乃至全面战争将为反对派抨击政府提供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