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装甲真的靠提前引爆来防御RPG?一幅图告诉你答案!
文|迷彩派
随着反坦克装备的发展,士兵人手一发“RPG”再也不是梦!而在战场环境复杂的城市巷战中,坦克对这些拥有极佳隐蔽的火力点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在今天的战场上,我们会看到一些装甲战斗车辆四周裹着“铁笼”,在城市中艰难行进。当然了这些“铁笼”都有正式名称——格栅装甲。
追本溯源,格栅装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日薄西山的德国为抗击正义之师的钢铁洪流,研发了坦克杀手和铁拳。虽然两者的外观天差地别,但从杀伤原理看,基本是换汤不换药,都是靠聚能装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高速金属射流穿透装甲。刚投入战场的时候,铁拳和坦克杀手的日子相当“滋润”,尤其是在东线对抗苏联钢铁洪流,简直不要太酸爽!不过好日子并不长久,随着苏联人大量缴获其装备,通过大量测试,苏联人发现,在坦克上安装铁丝网不光能提前引爆火箭弹,减少金属射流的“威胁”,而且价格公道、加工简单,拿个钢丝床装在T-34上都行。于是在战争末期,“钢丝床装甲”开始大行其道!
T-34-85柏林钢丝床限定版
尽管格栅装甲与钢丝床装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的防护原理绝没有前辈那样简单粗暴。要想了解它的本质,就要从它的死敌——反坦克火箭弹讲起。无论是秒天秒地的PF-98,还是身经百战的RPG-7,其弹体无不例外都是由风帽、整流罩、聚能装药、电发引信四大部分组成。其中风帽的作用是容纳能够产生起爆电流的压电陶瓷;整流罩的作用是减少飞行阻力并赋予破甲弹合适的起爆距离,以获得最佳的破甲效果;电发引信接受风帽撞击目标时产生的电流,引爆装药,聚能装药爆炸后提供穿甲能量。由于反坦克火箭弹往往采用直接撞击的方式起爆,所以整流罩和主装药外的被甲由非常薄的铝合金板或钢板冲压而成,内部存在较大“空腔”。一旦顶端风帽中的压电陶瓷受到挤压破损失效,则无法产生电流引爆装药,反坦克火箭弹将变成“铁疙瘩”,而格栅装甲正是针对反坦克火箭弹这一特点而设计的。其主体结构由高硬度钢条焊接而成,钢条的间隔为50MM,并且与车辆主装甲保留足够的距离。目前常见的反坦克火箭弹,它的战斗部最大直径处均大于70MM。所以当反坦克火箭弹击中格栅装甲的间隙时,破甲弹的风帽、整流罩与格栅装甲的高强度钢条碰撞后会被挤压变形,甚至引起电流短路。
由此可见,现代格栅装甲的作用并不是让反坦克火箭弹提前起爆,而是让它们炸不了。当然现代格栅装甲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效,原因是格栅装甲由数十根钢条焊接而成,所以存在受弹区域,因此在击中此区域后,火箭弹该炸还是要炸的。
虽然剩余的射流能量无法打穿“脸皮厚”的主战坦克,但拿步战车,装甲输送车开刀还是手拿把攥!所以格栅装甲对轻装甲车辆的有效防护率大约在60%左右。可别小看60%的几率,关键时刻能救不少人的命。